这三载光阴里,大明朝廷广遣官吏,对新收复且新设的大理路、交趾路、蒲甘路三路之地,予以悉心治理。
三路辖下各个州县、部落的百姓,也在潜移默化间,逐渐适应了明朝的统治。
只因百姓们发觉自归附明朝统治后,生活愈发顺遂,一日好过一日。正因如此,他们心中对于旧国的记忆,也在时光的流转中渐渐变得模糊。
领兵驻扎于永昌府的吴阶,对此番变化感触最为深切。
起初,这三路之地时常传出有部落反叛大明的消息,他也常常率兵前去镇压。然而,仅仅过去数年,他便觉得无事可做了。
吴阶心中不禁感慨自家陛下手段之高明,对陛下在西南之地推行的改土归流之策佩服不已。
这一策略成效斐然,不仅成功汇聚了西南各地分散的部落,还一举废止众多土司制度。
如此既达成了对各部落的统一治理,又让每位百姓都分得田地,从而一举赢得西南百姓的衷心拥戴,使得整个西南地区彻底融入大明统治版图。
然而念及自己近来已然无事可做,吴阶不禁眉头微蹙。
身为镇守西南的统兵大将,眼见西南局势渐趋安稳,他心中明白,自己势必会被朝廷召回朝中。
想到如今大明朝堂之上,名将如云。自己虽说已然算得上一方大将,但朝堂之中能力与自己不相上下乃至更胜一筹者,大有人在。
回想起这几年在西南统兵以来,虽说自己也立下了一些功勋,却不过是镇压些小部落叛乱之类的小打小闹罢了,今后回到朝中,想要再度获得领兵作战的机会,谈何容易?
“不行,得趁如今手中尚有统兵之权,尽快立下足够的功勋。否则今后若想再次轮到自己领兵出征,真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吴阶喃喃自语道。
念及于此,吴阶神色一凛,当即便差遣手下人奔赴军营,将庞万春、吕师囊等一众将校召集而来,共商事宜。
待庞万春、吕师囊以及一众镇南军将领来到大堂,吴阶便将自己心中所想,如实告知了一众将领。
庞万春、吕师囊等人听闻,神色不禁一怔。旋即,庞万春拱手说道:“吴将军既然有意率领我等立下功勋,不知吴将军有何打算?”
吴阶微微颔首,意气风发地说道:“本将自领兵驻守西南,便已锁定目标,那便是蒲甘路与交趾路以南的真腊、占婆两国。此前因西南局势未稳,本将一时无暇理会,只得等待时机。”
“如今西南各地渐趋太平,本将料想朝廷不日便会宣召我等班师回朝。待回到朝中,我等不知何时方能再度领兵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