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笑了笑,耐心解释道:“雪雁,你可别小瞧了这些故事。就说这‘间架’,就好比盖房子,得先有个大框架,故事也一样。比如《西厢记》,开篇先点明了张生在普救寺偶遇崔莺莺,这就像是房子打下了地基,定好了故事的主要人物和地点。而后发生的一系列事情,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展开的。有了稳固的间架,故事才能立得住,不然就像一盘散沙,没个形状。”
雪雁微微点头,似乎明白了一些,又问道:“那曲折又是什么呢?”
“这曲折啊,就是故事不能平平淡淡地发展,得有起伏,有波折,这样才有意思。”贾宝玉兴致勃勃地比划着,“你看张生和崔莺莺,本是一见钟情,可偏偏老夫人从中作梗,横生枝节,要张生考取功名才肯许婚。这一来二去,两人之间的感情就经历了诸多磨难,一会儿欢喜,一会儿忧愁,看得人的心也跟着七上八下的。要是他俩一开始就顺顺利利地在一起,那这故事还有什么看头呢?”
雪雁若有所思,眼睛里闪烁着好奇的光芒:“原来是这样,那顺逆又是什么意思呢?”
“顺逆嘛,”贾宝玉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简单来说,顺就是顺着事情的发展方向来写,逆则是反着来。就像张生在追求崔莺莺的过程中,红娘的出现就是个顺的情节,她帮助两人互通心意,推动了故事的发展。可老夫人的阻拦就是逆,给他们制造了困难。有顺有逆,故事才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就好比划船,时而顺水而下,轻松畅快;时而逆流而上,充满挑战,这样的旅程才让人难忘。”
雪雁听得入了神,不禁拍了拍手,说道:“二爷这么一说,还真是有趣,那映带又是什么呢?”
“映带就像是一幅画里的各个元素相互映衬,相互关联。”贾宝玉站起身来,在院子里来回踱步,“在故事里,人物与人物之间,情节与情节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西厢记》里,张生的才情和崔莺莺的美貌相互映带,两人的爱情故事又和普救寺的环境、老夫人的态度等情节相互映带。这些元素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就像咱们大观园里的山水、花草、亭台楼阁,相互映衬,才显得如此美丽。”
雪雁听得频频点头,又问道:“那有隐有现呢?”
“这有隐有现啊,”贾宝玉重新坐下,拿起书,指着其中一段文字,“有些情节和人物的心思,作者不会直接明说,而是通过一些细节暗示出来,这就是隐。而有的则是直接展现给读者,这就是现。比如崔莺莺对张生的感情,有时候她会通过诗词、眼神等隐晦地表达出来,这就是隐;而有时候她又会大胆地和张生互通心意,这就是现。这样有隐有现,就像捉迷藏一样,让读者自己去琢磨,去发现其中的奥秘,趣味无穷。”
雪雁听得津津有味,忍不住追问道:“二爷,那正闰又是什么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