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欧阳寻在护送欧阳紫栎来到训国都城裕京之后,便在此长住了下来,柳心泄大闹裕京之后,薛银序回到南阁,丁梳棉也带着墨山诸弟子来到这里,欧阳寻便由欧阳紫栎引荐,薛银序第一次见到了他。
欧阳寻对薛银序侃侃而谈,讲述了他游历天下三十六年间的诸多见闻,尤其是铅国的部分,薛银序听得尤其认真。并再三邀请他来堪草书院做客,还求他将游历之所见着成书作传于后世。
航霆院册封仪式结束之后,欧阳寻的两本游记《寻游东洲列国》以及《层洲纪》也相继完成。
薛银序整日整夜抱着两本书,废寝忘食,一股脑全部看完,沉迷与于异国的人和事,谌慕华讲文笔稍加润色,便又堪草书院刊印,传至河畿乃至京城,风靡一时。
她也向欧阳寻讨教书中陌生的词句,欧阳寻向其解释,熙同洲由于在东方,故而称东洲是也。而层洲本是由大层洲和小层洲组成,因为那里曾经有个神秘的古层国,只是后来不知怎得突然消失了,后来这个国名也接近失传,于阈姜人来说更是闻所未闻,欧阳寻在写书之际觉得层洲这个名字更为贴切。
后来他的这个说法也逐渐被训国的朝廷所接受,两本书更是得到了大训皇帝的赞赏,成为官宦子弟相继传阅的佳作。
写完了书,欧阳寻打算继续游行,他计划经稷庭进入铅国,就和当初卫沧寒入铅的路线一致,这也是他从和薛银序的交流中产生出来的想法,自从和欧阳紫栎来到训国之后,他便对卫沧寒的遭遇产生好奇。
虽然范约的当初的描述极其逼真,但薛银序的内心一直有一种侥幸,冥冥之中,她始终觉得卫沧寒或许还活着,可即便他死了也应该找到他的尸体,哪怕有那么一丁点的希望她也不想放弃。所以早在练修业带着那封贺泉的信来堪草书院之时,她便有了这个想法,更是在去航霆院的路上与练修业、飞鹭达成了一致。
薛银序还悄悄说服了一个人,那便是石溯,与其是薛银序说服的他不如说是石溯主动要求加入进来。这个曾经化名横业江溯躲在茶山派的无色山横刀高手,自从温荷华死后,他便成了茶山派唯一还活着的人,后来在艾淡竹的医治下,接好了他的手筋,虽然能够重新握刀,不过再也不能恢复往日之风采。在武学上失去了心性,但换来的却是另一个追求,他十分仰慕欧阳寻这样能够任意在各国之间穿梭的游士,自然而然心驰神往,向欧阳寻表明了心迹之后,薛银序趁此机会劝说他去铅国寻找“亡夫”也就顺理成章。
万事俱备,欧阳寻的一番话却打消了她仅存的一丝希望:“听闻卫大侠是死于坠崖落海,可石漏寺的海崖都是高大且笔直的峭壁,而且此处的海浪无比汹涌,即使天人也绝难逢生,故而尸体也是极难以寻回的。诚然,若卫侠士还活着的话,以你们二人之间的深海之情,他必定会想尽一切办法来大训国寻你,即便是被铅国绊住了脚,那为何铅国也没有他的一丝消息?五年了......就算他活着,也早该出现来训国找你了,何必等到五年,说不定还要更长的时间,这是何苦呢;就算他活着,以盟主如今的声望,怎可能不会想办法让你知道;若他还活着,必然是他不想让你知道他还活着......可已经五年了,你如今却不知,这也是定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