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里斯对清发动战争,很重要的一点原因就是为了缓解贸易逆差,华夏的茶叶是硬通货,不过因为官员的官官相护和走…私,出口价格高得离谱,英伦岛是真亏本生意。
再加上在欧洲大陆的战场,北美洲的独立,上层官员欠了一屁股债,绝对不可能放弃清帝国这四亿人的庞大市场。
而战争开始,格里斯只带了几千人,就一路打到了长江内地。
前世的迟钟病弱,今世的迟钟被清死死按住了。
清王朝,不敢发动人民群众共同抵抗外敌入侵。他们防汉甚于防洋,外敌根本无所谓,重要的是汉人。
林岁死了,迟钟心情极度糟糕,再加上【催眠】,令清对他心怀愧疚,默许了一整年他待在长安的时候。
而现在,迟钟自由的时间,结束了。
清望着船消失,平静地拉过迟钟的手,道,“该回京城了。”
“不行。”迟钟回过身,“我要治理黄河。”
黄河因河道淤积频繁决口,1855年黄河在河南兰考铜瓦厢改道,从淮河入海改为经山东入海,引发大规模水灾,波及鲁豫苏皖等省,造成巨大损失。
迟钟依旧笑,用笑容蛊惑他,“这次,你陪我一起,好不好?”
清果然没有拒绝他。
“好。”
大清是禁烟的,但是走…私和贩卖根本止不住,政策上是将那些贩卖者砍头,但官官相护,作用微弱,主要原因还是有庞大的需求市场。
能吸食大烟的都是有钱人,而且人数巨大,朝廷内的激进派主张吸食者直接砍死,但保守派说这命令很有可能成为官员压迫普通百姓的律令,林大人站出来道,吸食者关押一年,戒掉了放出来,戒不掉才砍头,反正出来也是祸害别人。
迟钟可不同意,这都是劳动力。
现在,他要开始挖渠道,建水库,修堤坝,治理黄河,缺的就是人,与其征发百姓,不如把所有吸食者直接压过来干活。
颁布更严苛的禁毒法律,明确大烟种植、运输、贩卖、吸食均属重罪,没收所有财产,流放,建立巡逻队,打击犯罪网络。
迟钟知道就算是这样,他们也能逃避,推出去替罪羊,但最起码能好一点点,迟钟要建立学堂,要把在长安培养出来的人才全部用上,散在各地,宣传大烟的危险,首先要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一个危害的形象。
清这次亲眼看到了他的红星学堂,看到了既白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