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有所感同身受。
“确实不一样了,以前感觉走到哪都是熟面孔,1952年底扩招后,进来差不多7、8千人,就是我工作了两年多,到现在都还没认全厂里的职工。”
徐长生笑着说。
“百废待兴!国内的厂子都差不太多!也说明咱们国家发展日新月异,这是好事啊!”
赵黎平继续往厂办走。
“得!您觉悟,哈哈!”
……
扩建后!
红星轧钢厂的变化很大!
不仅新建了好几个车间,还引进了不少设备。
就连厂房也都重新刷了白灰!
显得格外大气。
这还不算!
透过车间的窗口,还能见到国外的面孔。
“这些是苏联的专家!”
徐长生紧跟着介绍。
赵黎平玩笑道。
“嘿,还真别说,苏联老大哥还挺够意思!有这些专家加入,咱们的工业水平还能往上提一提!”
徐长生笑道。
“这我就不懂了!但总归能有点帮助!要不然请他们来干啥?吃饭吗!一会见了老杨,放开了说,嘿嘿,他跟咱也算有点香火情。我也是到轧钢厂后才知道,算是我的老领导。”
赵黎平也没在意。
说实话他并不怎么在意这份工作。
更别说凭关系的到的职务了。
因为那些凭关系得到的职务往往是默认站队的,起风后很容易受到牵连!
而且赵黎平来自后世,还看过情满四合院这部电视剧,虽然这里是真实世界不能一概而论,但大体方向是不会变的。
那么也就是说,杨厂长日后必有一劫!到时候扬厂长只是被罚下台扫厂子大院,但被他提拔起的人就惨多了!多半去了大西北开荒。
现在马上就进入1954年,距离起风也不过是十二年光景。
赵黎平倒是不怕,可他又不是独身一人。文德,文花那时15、6岁,怕是也要下乡改造。
想到这里,他更不愿与杨厂长牵扯太深。
敷衍的应付了徐长生一句。
“哈哈,再说,再说!”
此时已经到了厂办门口。
赵黎平敲了敲厂长办公室的房门。
“咚咚咚!”
直到有人为其开门,赵黎平才走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