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这可是一趟仅仅单程都遥遥三万公里的旅途。
虽然太空电梯货舱的速度,在电磁弹射技术的支持下,远超人类目前为止所有的载人飞行器,完成这趟旅途并不会特别久,至多一小时即可。
但不管怎么说,实际路程都摆在这里。
世界上能到离家三千公里以外地方旅行的人都不算多,很多人终其一生都没离开过自己出生的省份。
一来一回整整六万公里...这哪怕是对很多以环游世界为毕生追求的旅行家们来说,都是非常夸张的。
赤道也就四万公里长而已。
如果是采用传统的运输方式,这漫长的旅途会让人难以忍受。
使用速度够快的飞行器的话,乘客本身却又会承受不了——航空工业发展了这么多年,除了当初着名的油老虎协和式客机之外,一直没人再研发超音速客机,不是没有原因的。
但在先进的星联技术的加持下,众人并没有感到任何的噪音、震动,或是其他令人担忧的现象。
甚至连科幻片中所想象的、上升加速中巨大的作用力,与从重力井中脱离时所产生的失重感...也完全没有。
在这像高铁车厢一般整齐有序的座位上平静地坐着,只要不探头到窗外往下看...那就都还好。
倒不是说窗边危险,而是因为‘南天门’采用了非刚性连接结构,车厢外除了几层几乎完全透明的碳纳米材料管网,以及偶尔高速掠过的、完全看不清楚的磁轨环之外,就再也没有其他看起来像是‘固定物’的东西。
这种无遮无罩、直面几百上千公里高度的感觉...对于恐高症患者来说,那属实有点太有挑战性了。
“我印象中,月球到蓝星的直线距离,也只有三十八万公里左右吧。”
“那照这样来看,这座太空电梯的长度可谓是十分夸张了。”
望着窗外迅速消失的白色云层,以及逐渐清晰、明亮的,越来越深沉的黑暗太空,中堂长老缓缓地开口说道。
“的确,即使已经精简过三分之二的设计量,它在目前、以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估计还都会是蓝星上最大规模的人造建筑物,”
林奇知道老同志是在主动给他找话题,免得这种无聊的场合大伙搁这大眼瞪小眼一句话都不说实在太尴尬,于是便点点头,站起身来,
“由于哪怕精简之后,轨道也显得太过漫长,我们尽可能提高了货舱的利用率,避免运能上产生浪费。
像这样的这三条主轨道,所运行的大型电梯货舱全都是客货两用型号,我们所在的这一层能搭载三百名乘客,而其下一层便是大型货舱。”
下了一层台阶,站在一个拐角平台的栏杆后,众人便看见一个异常巨大、体型堪比某些购物中心大厅的开阔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