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番审问,李婉儿终于交代了事情的真相。原来,她并非真心投靠燕王,而是受燕王指使接近赵瑾瑜,意图扰乱朝纲,为燕王夺取皇位创造机会。 她脸色苍白,嘴唇干裂,声音沙哑,语气中充满了悔恨和恐惧。 审讯室里光线昏暗,只有一盏油灯发出微弱的光芒,照亮着她那张憔悴的脸庞。 她低着头,不敢直视楚怀瑾的眼睛,身体微微颤抖。
楚怀瑾将审问结果详细记录在案,命人快马加鞭送往京城。“将这份口供立刻送往京城,交给王妃。” 他语气冰冷,不带一丝感情。 他将手中的笔放下,揉了揉眉心,脸上带着一丝疲惫。 审讯室里空气沉闷,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氛。
处理完李婉儿的事情后,楚怀瑾召集了燕王府的所有下人。他站在高台上,俯视着台下众人,语气沉稳有力,“燕王勾结外敌,意图谋反,罪证确凿!如今燕王已伏诛,尔等不必惊慌。”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念在尔等并不知情,本将军既往不咎。稍后会有人安排尔等的去处,愿意留下的,可以继续在王府当差;不愿意留下的,本将军也会妥善安置,给予安家费,让尔等衣食无忧。”
他话音刚落,台下便响起一片议论声。 有人面露喜色,有人忧心忡忡,也有人眼神闪烁,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楚怀瑾静静地站在台上,等待着众人的反应。 阳光洒在他的身上,为他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让他看起来更加威严和神圣。
楚怀瑾安抚好王府众人后,转身对柳如烟说道:“如烟,接下来就交给你了。”
柳如烟微微欠身,“将军放心,属下一定妥善安置王府人员,稳定人心。”
楚怀瑾微微颔首,目光扫过台下神色各异的众人,眉宇间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他转身走下高台,朝着书房走去。书房内,烛火摇曳,映照在堆积如山的卷宗上,更显沉重。楚怀瑾走到书桌前,拿起一卷竹简,缓缓展开。竹简上密密麻麻地记载着燕王府的各项开支,每一笔账目都清晰明了。他仔细地翻看着,手指轻轻地敲击着桌面,发出有节奏的声响。 窗外,暮色渐浓,几只乌鸦盘旋在王府上空,发出阵阵嘶哑的叫声。
柳如烟将王府众人安置妥当后,便来到了书房。她轻轻叩了叩门,得到楚怀瑾的允许后,推门而入。“将军,王府下人已安顿完毕,大部分人选择留下继续当差。”柳如烟恭敬地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