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6章 奇哉怪哉(2 / 2)

“征君不畏惧强权,恁大坨的象粪也铲得,陈东实在佩服得紧。”

他喝了两口糙米粥,“近日供应象园的粮草逐渐缩减,只恨编管象园,否则必带太学生前去敲击登闻鼓,将那些硕鼠全捉出来。”

武洪笑而不语。

此地为皇家园林,皇帝不发话,太监即便敢减少供应,那也是克扣工人粮饷。

陈东还是天真啊。

但也只有这种天真才能保持纯粹。

他是个好学生,为官可是个造福百姓的好官。

但却不是一个好臣子,因为他不听皇帝的话。

他若知道赵佶正跟十二个民间女子浴血奋战,肯定会敲登闻鼓,并号召太学生游行,逼皇帝下罪己诏。

在赵佶的眼中,这样的太学生完全不想他愉快的玩耍,那就是一只疯狗,不得善终。

吃过午饭,武洪闲来无事,便计算蔬果米粮的能量,换算成大卡,再通过大象的体型重量,计算维持生命最低摄入量。

“咦?征君是在做算数吗?”

陈东疑惑道:“好奇怪的字符啊?”中国古代的数学字符  武洪使用的加减乘除和数字,都是现代统一简化的产物。

而在宋朝的字符要复杂的多,尽管已经跟阿拉伯商人进行海贸双边关系,但往往只有跟他们交易的中国商人,会采用阿拉伯数字,以便双方比对货物数量。

而且也是古阿拉伯数字,没有现在的精简。

内陆依然采取各自擅长的字符,且数字有的繁体大写,有的用一、二、三这类,书写中掺杂大量通假字,其中不乏为了故意让别人看不懂账目的意味。

自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的九九乘法表,到了现今的字符也是五花八门。

武洪说:“常用的字符里还掺杂各自喜好,太复杂了,我精简了一下,用起来更方便。”

“可这样别人一看不就知道了吗...”

陈东说着便恍然:“对啊,账目本就是要让别人能看懂的!”

连忙跟武洪学着运算起来。

一边学一边感觉头皮痒痒的。

如此过了二十多天,陈东被特赦回归太学。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陈东竟朝武洪执弟子礼,旋即随传旨太监离开了象园。

陈东一走,那小太监便跑到了御兽园料场,生气地一甩拂尘:“你怎么搞的?咱家不是说了,要削减供应象园草料,怎地还不动手?”

料场守军头子是个六七十岁的老头,闻言一脸讨好的笑:“中人说笑了,俺可全都按照中人吩咐分配,那边那堆烂掉的蔬果,就是没分配出去的。”

当然,肯定被卖掉了不少,但这些蔬果一旦腐烂,也就难以追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