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历史小说>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 第285章 另一条路:生产粮食效率;高产种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85章 另一条路:生产粮食效率;高产种子(1 / 2)

另一条路:生产粮食效率;高产种子

皇宫,御书房。

陈羽在酒馆接见海外商人,并顺带完成了交易货物的事情,不出意外的已由锦衣卫将情报传递到了朱棣手中。

当然,

情报中还详细罗列了陈羽购买货物的种类。

其中重点描述了长相其貌不扬,表面坑坑洼洼、整体上略微有些丑陋的马铃薯。

朱棣坐在龙椅上,看着传递上来的情报,并没有感觉到不妥。

他最开始在酒馆周围安排锦衣卫,是为了保护陈羽的安全,并顺带防止其在没有自己允许的情况下,与朝中官员接触。

一个海外商贾,所有动机都合乎情理,锦衣卫并没有进行拦截。

朱棣看过之后将奏疏放到一旁,并没有过多在意。

又急忙投入到了工作当中。

他这段时间确实忙的厉害。

不仅要筹备第二波前往日本的船队开拔,还要统筹京师最近聚集的许多外海商人。

按照陈羽最开始所提出的营商环境,朱棣对此下足了功夫。

在京师之中只要商贾加入了‘永乐公司’,那么就会受到庇护。

不过对于那些初来乍到、尚未熟悉大明风土人情的异国商人,这一入会要求暂未强制执行,而是默认给予庇护。

如此举措,成效斐然。

如今的京师,良好的营商环境让异国商人纷纷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

朱棣此举堪称“放长线钓大鱼”的绝妙之计。

他意图以这一善政为媒介,将大明国内优越的经商环境,传播到海外的各个角落,吸引更多异国商人前来。

朱棣心中有数,这些异国商人初来之时,多是为了倾销货物。

但离京返乡之际,必定会大肆采购大明的陶瓷、丝绸等特产。

这些皆是真金白银!

得益于陈羽的影响,朱棣在经商之道上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深刻领悟到‘免费的才是最贵的’这一商业真谛。

他有的是耐心,等待聚集在京师的异国商人数量达到一定规模之日,便是向他们征收‘永乐公司’会费之时。

届时,

又将是一笔可观的收入进账。

朱棣对此充满信心。

他坚信,照此趋势发展下去,大明京师的贸易必将蒸蒸日上,繁华更胜往昔。

……

朱棣在御书房忙活的不亦乐乎时,身为户部尚书的夏原吉也没有闲着。

夏原吉最近大部分的时间,都花费在了劝农上。

华夏有着悠久的设官劝农传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