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泰见状,疯狂地挣扎起来,嘴里大喊着:“陛下,殿下,饶命啊……”
然而刽子手的大刀已经高高举起。
寒光一闪。
齐泰的头颅便滚落下来,鲜血溅出老远。
紧接着,刽子手走向黄子澄。
黄子澄已经吓得瘫倒在地,裤子都湿了一大片。
他绝望地闭上双眼,嘴里喃喃自语着求饶的话。
刽子手没有丝毫犹豫,手起刀落,黄子澄也身首异处。
随着齐泰和黄子澄被斩首,刑场上的气氛更加热烈,百姓们的欢呼声震耳欲聋。
朱允熥继续下令:“将其余贪官,依次行刑!”
刽子手们纷纷行动起来,随着大刀落下。
一颗颗头颅滚落,鲜血染红了刑场的地面。
百姓们的欢呼声更加响亮了,他们为这些贪官的伏法而感到高兴。
在这同一时刻,大明各地的行刑场都在上演着相似的场景。
各地的官员们,那些曾经参与私自出海走私的贪官污吏们,被押解到行刑场。
毕竟大明疆域辽阔,没办法将所有的贪官都押解到金陵处刑,有些只能在当地斩首。
被押解的官员们有的还在做着最后的挣扎,嘴里喊着求饶的话语。
但这一切都无法改变他们的命运。
但无论是哪里的行刑场,都在传达着一个信息:大明对于贪污腐败绝不容忍。
金陵。
朱元璋面对着众多的臣民,他的声音洪亮而威严地宣布:“今贪官伏法,此乃大明之幸。”
“朕之大明,不容贪官污吏横行,此等败类,损朕之根基,害朕之百姓,必须严惩。”
朱元璋顿了顿,眼神扫视着众人,接着说道:“朕决定,普天共庆,提前开科举。”
“朕希望通过科举,选拔出真正的贤才,为朕的大明注入新鲜血液,让大明更加繁荣昌盛。”
他的话音刚落,整个金陵城就沸腾了起来。
大街小巷里,人们奔走相告这个好消息。
在各地的书院中,读书的学子们听到这个消息后也都十分的高兴。
“陛下圣明,提前开科举,这可是我们大展身手的好机会。”
“我们苦读多年,就盼着有朝一日能在科举中崭露头角,为大明效力,如今这机会提前到来,定要好好把握。”
“我听闻此次清查贪官,桂王殿下功劳不小,如今又逢这提前开科举的好事,看来大明是要广纳贤才,走向更昌盛的道路了。”
“没错,我等定要努力读书,不负陛下和殿下的期望,若能高中,定要为大明的繁荣鞠躬尽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