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历史小说>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 第六百八十七章:丑恶嘴脸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百八十七章:丑恶嘴脸(1 / 2)

宣德帝闻言,原本要发火的状态立刻恢复平静。

今天的主角来了,剩下的就看他的好女婿表演了。

九成官员也是激动的心,颤抖的手,期待着沈浩出现。

只是沈浩进入大殿,就让许多人惊讶。

因为沈浩还带来了三十多人过来。

这些人只是看穿着就知道是平头百姓。

众人纳闷了,沈浩带这么多百姓来皇宫干什么。

三十多名百姓来到皇宫,看到满朝官员,脸色全都很慌张。

只有宋家姐弟里面的弟弟因为年龄小,眼神里更多的是对皇宫的好奇和向往......

沈知白病得越来越重,却睡得越来越安稳。从前他总在梦里挣扎,怕醒来时忘了自己是谁,怕睁眼后又要戴上那副痴傻的面具;如今他不再做梦,只是沉沉地睡,像一块被春水浸泡多年的石头,终于卸下所有重量,缓缓沉入河底。

阿音每日为他换药,剪去腐坏的银丝残根,涂上灵媒虫分泌的凝露。那些细如发丝的菌类曾是他与世界共鸣的桥梁,如今却成了侵蚀他血肉的异物。她不敢多看他的左耳??那里只剩一个焦黑的洞口,像是被某种无形之火从内部烧穿。可她知道,真正烧毁的从来不是耳朵,而是人心对“听见”的恐惧。

“你该吃点东西。”她把粥碗端到床边,轻轻吹凉。

沈知白摇头,用唇语说:“不饿。”

她盯着他干裂的嘴唇,忽然问:“后悔吗?”

他愣了一下,然后笑了。那笑容很轻,像风吹过枯枝,却不带一丝苦涩。他抬起右手,在掌心写了一个字:**值**。

阿音低头,眼泪砸进粥里。她没有擦,只低声说:“李慎之来了,在外头等了三天,不肯走。”

沈知白闭上眼,片刻后点头。

李慎之进来时,脚步比从前慢了许多。这位曾经雷厉风行的真言司首辅,如今鬓角已全白,官袍也褪了色。他在床前站定,没跪,也没行礼,只是静静看着沈知白,看了很久。

“你知道吗?”他终于开口,“第七节点崩塌那天,江南三十六城同时下了雨。不是普通的雨,是带着声音的雨??有人听见亡妻低语,有人听见幼子啼哭,还有人说,雨滴落在瓦片上,拼出的是他们一生都不敢说出的名字。”

沈知白睁眼,目光平静。

“我去了静思屋原址。”李慎之继续道,“墙塌了,铜管炸了,但地下祭坛还在。我在那里发现了新的刻痕,不是古篆,也不是今文,而是一串数字和符号,像是某种编码。阿音看过,说是‘梦网残留指令’。”

他顿了顿,声音压低:“其中一条写着:‘当主控失效,启动备选人格??代号:老师’。”

房间骤然安静。

阿音猛地抬头:“他还活着?”

李慎之摇头:“不知道。但我们查到了一件事??当年静渊会覆灭之夜,确实有具尸体被焚,但骨灰中检测出两种DNA混合痕迹。一具属于大祭司,另一具……来自一名未登记的女性实验体。”

沈知白瞳孔微缩。

“是你母亲。”李慎之望着他,“我们翻遍旧档才发现,她并非普通村妇。她是初代共语菌丝的适配者之一,编号‘辰七’。她在你出生前三个月失踪,官方记录为‘意外溺亡’。但实际上……她逃了,带着你逃进了山野。”

沈知白的手指微微颤动。

阿音握住他:“所以你的天赋不是偶然。你是‘共生体’,生来就能与菌丝网络自然连接。这也是为什么你能承受梦网冲击,甚至反向改写它。”

沈知白缓缓闭眼,脑海中浮现出童年记忆:母亲煮汤时哼的歌谣,调子古怪,像风穿过竹管;她总在他耳边轻语:“别听太多,孩子,有些声音会伤人。”那时他以为她只是怕他惹祸,现在才明白??她是怕他被“唤醒”。

“更奇怪的是……”李慎之从袖中取出一枚玉符,通体漆黑,正面刻着半朵莲花,“我们在西山回音井底部找到了这个。它嵌在控制模组碎片之间,像是某种钥匙。但它不属于任何已知体系。阿音说,灵媒虫群见到它时,集体静止了三息。”

阿音接过玉符,眉头紧锁:“这不是静渊会的东西,也不是朝廷造物。它的频率……像是来自更早的时代。”

沈知白伸手触碰玉符边缘,指尖刚一接触,忽然浑身剧震!

眼前景象瞬间扭曲??

他看见一片无边的荒原,天空呈暗紫色,大地龟裂如蛛网。无数人跪伏在地,口中念诵着无法理解的语言。他们头顶悬浮着巨大的青铜钟,每敲一下,便有一人倒下,化作灰烬。而在高台之上,站着一位披羽衣的女子,手持权杖,杖尖连着一根银线,直通天际。

那线另一端,挂着一颗跳动的心脏。

女子转头望来,眼神穿透时空,直视着他。

“你终于来了。”她说,声音如同千万人齐唱,“我们等了三百年。”

画面戛然而止。

沈知白猛然抽手,额头冷汗涔涔。他张嘴想说什么,却只能发出嘶哑的气音。

阿音急问:“你看到了什么?”

他颤抖着,在掌心写下三个字:**心祭台**。

李慎之脸色大变:“不可能!那是传说中的‘初代共语场’,史书仅存一句记载:‘昔有圣女引天心降世,以万民之声铸律,谓之心祭。后遭天谴,台崩人灭,音绝三百年。’这故事连经学博士都当神话讲!”

“但它存在。”阿音盯着玉符,声音发紧,“而且刚才那个女人……她的频率,和我母亲临终前留下的最后一段脑波记录,完全一致。”

三人陷入死寂。

窗外,风突然停了。院中那棵老梅树,竟在这春深时节开出一朵血红的花,花瓣落地无声,却在触及泥土的刹那,传出一声极轻的叹息。

当晚,沈知白发起高烧。昏迷中,他不断重复两个词:“北境”、“冰脉”。

阿音守了一夜,直到黎明时分,才见他稍稍清醒。他抓住她的手腕,用尽力气写下一句话:**去找北境最后一个活体共鸣矿,那里埋着真正的起源。**

“你要我去北境?”她怔住,“可你现在……”

他用力摇头,眼神坚定得近乎执拗。

她咬唇良久,终于点头:“好。但我有个条件??你必须活下去,等我回来。”

他看着她,许久,轻轻点头。

三日后,阿音启程北上。临行前,她将灵媒虫囊剖开一半,取出核心母虫,封入沈知白胸前的玉匣。母虫会在他危急时释放镇定素,并通过残留菌丝向她传递位置信号。这是她们之间的最后联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