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看其被那恶女搀扶走时的神情,其中似乎另有隐情?
“呵...”
王苍自嘲的笑了笑,这种天子和后妃之间的事情,轮得到自己这小小的比三百石的羽林郎来操心嘛?
就算自己是未来的大将军何进,亦操不了皇家的心。自己能做的,还是先保住自己吧。
将王美人的思绪从脑海中摘出,王苍接着想道:之前在西园见张让时,发现其中似乎养了不少驴,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将其变现。
自己赶上了卖马的末班车,不知道这首发的驴车,能不能赶上。
如能赶上,那这开源,便算是大功告成。
来到洛阳,自己也算是花钱如流水。那万余金用到现在,只剩下七千余金了。而有了这笔财货,自己也可以手脚大些。
比如说在洛阳附近,多招募些轻侠恶少年,或是一些有勇力的青壮,而后再将他们充实在自己的部曲中。未来在乱世中,也能多一份自保之力。
当然不仅仅是部曲,其他的如文臣武将,人口土地,财货粮秣,这些都是要考虑的。
今夜得到了刘宏的“赏识,”对自己来说,也是一番好事。到时候外放州郡的速度,亦能快上不少。
当然,不是说不能走捷径,只是有风险。
比如说未来的曹操亲父曹嵩,就是靠着捐了一亿万钱,做到了三公之首的太尉之职。而再往前,当属冀州名士崔烈。他是走了后门,通过灵帝的乳母程夫人,花了半价,即五百万钱,当上了司徒之职,后转为太尉,做了曹嵩的前任。
只是,从崔烈买了司徒之后,其当时作为冀州名士,养了几十年的名声,瞬间就一落千丈。
用一句话来类比就是,年轻时的偌大名气,皆因一朝贪念,最后落得个晚节不保。这种事例,放在现在亦有,且不在少数,此处暂且不敢表。
不过,刘宏还是存了些小聪明的,起码还没开过卖州牧的先河,亦不算是蠢到家。
而此刻的王苍虽不知道这些,但就目前来说,对于自己那点微薄的名声,还是相当看重的。未来起家,有一部分还得靠这点名气来收拢人心,招揽士人。
说起刘宏,王苍记得,黄巾之乱爆发时,他还没死,应是群雄讨董之前死的。
算一算,他竟然还有好几年寿命!
嗯,活得真长...
“离甲子年,即黄巾之乱开始,还有三年。离群雄讨董,还有九年。”
“我今岁即将达到弱冠之龄,到九年后,便是二十九岁。”
“时间不等人啊...”
坐在树下,一边驱赶蚊虫,一边目露思索的王苍刚准备起身,便听到身后传来一声低喝!
“何人在此逗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