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说侯爷脸色不佳。”杨氏拧了拧眉,丫鬟揣揣不安的点点头,她是杨氏的陪嫁丫鬟,自嫁进顾家,她从来没有见过顾明亦这样儿的表情。
杨氏睡不着了,她攥着锦被:“难道侯爷也生我的气了吗?”
顾老夫人反正已经是恨透了她,现在是连表面功夫都不愿意做,见了她就叫嚷着晦气。
丫鬟有些着急了,她不是没有劝过杨氏,无论以前如何,就算杨家是娘家,是现在你已经成了别人家的新妇,便不能事事都想着娘家。
她忙道:“夫人,要不您好好的和侯爷说说,侯爷想来不会和夫人真的置气的,您自嫁进侯府,侯爷对您从来没红过脸。”
杨氏含了泪,以前过的日子不好,可是弟弟一直护着她,后来她得了赐婚,她过了好日子了,把弟弟留在北疆守着杨家。
她一直是良心不安。
无论如何她都放不下的。
“罢了罢了,我便就是这么个心,他们愿意怎么样就怎么样,我家里头只有弟弟了,如果我再不肯和他好了,他就真是孤身一人了。”
杨氏咬了咬牙,到底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且是自幼相依为命,感情自然深厚。
丫鬟撇了撇嘴,她不认同杨氏,忍不住的道:“夫人这是在说什么气话?将军如今也是不一样了,陛下给赐婚,他就是驸马爷了,怎么还能说孤身一人?”
“怎么不是?那天宴席上你又不是没看见,那二公主说我弟弟凶神恶煞,她是怎么也不可能瞧上的,以后的日子这怕是不好过。”
杨氏又是悔恨了,弟弟是个老实人,那二公主千娇万宠的长大,不知道性子多么的刁蛮,和弟弟在一块儿,不知要如何轻狂。
弟弟的日子一定不好过了,她是害了弟弟了。
丫鬟无奈,杨家人实在是死的绝,早早地杨氏姐弟二人没了爹娘,两个人相依为命的,杨氏早就习惯了,事事都为弟弟打算。
“夫人,你无论事事都想着舅爷,这是念着情分,可是您现在已经是别人家的儿媳了,杨家的事儿您应该少插手。”
丫鬟说的口干舌燥,可是明显杨氏并不认同她的话。
憋了一会儿,丫鬟最终是不再继续说下去,半晌,她扯了别的话口,提醒杨氏:“夫人,您别忘了,一会儿二公主要来。”
闻言,杨氏打了一个激灵,她拧眉:“离着婚期欢还有两个月,二公主怎么就要突然来顾家?听说他之前还寻死觅活的,不肯嫁人,现在又愿意了。”
丫鬟为杨氏按着肩膀:“二公主不肯嫁,那是小姑娘闹脾气,陛下已经自婚了,普天之下谁能抗旨,她就算是不愿意,也得嫁。”
“顾妃娘娘是侯爷一母同胞的亲姐姐,二公主的亲舅舅,来外家走动也没什么。”丫鬟语气顿了顿,她瞥了一眼杨氏。
继续道:“倒是夫人,您可得好好的,别挂脸,二公主身份尊贵的,您如何面儿上也得端着点儿,就算有气儿,咱们私底下发。”
像是不放心,她又追说道:“这样做,也是为了舅爷好,不然这会儿二公主有气儿,只会将来迁怒到了舅爷身上。”
“您心疼舅爷,就得好好的,别露了馅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