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都市小说>娱乐帝国系统> 第5019章 你怎么封东人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019章 你怎么封东人家(1 / 2)

这个高层领导想了想啊,好像确实也是如此呀,叶明手里面那么多钱,人家完全可以和电视台平起平坐的!也就是说人家不差咱这一个播出的平台可以去其他的蓝莓台荔枝台对于芒果台来讲都是一个威胁。

所以这个时候...

风在山脊上盘旋,像一条无形的丝带缠绕着心林的每一片叶子。安安站在校舍门前,望着天边渐亮的晨光,掌心里那颗银色种子依旧微微发烫,仿佛还带着梦的余温。她没有打开衣袋再看一眼,只是轻轻按了按胸口??那里藏着的不只是种子,是某种承诺的重量。

清晨六点十七分,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洒在校舍外那面由孩子们亲手绘制的“宇宙墙”上。墙上画满了星星、眼睛、耳朵与手,还有无数条连接天地的细线,每一根都写着一个孩子的名字。今天是新学期的第一课,也是“宇宙情感学”进阶班的开讲日。教室里坐满了十一到十四岁的少年,他们中有些人曾做过那个银白森林的梦,有些人则在睡梦中听见了旋律末尾那句“我们也听见”。

安安走进教室时,所有人都安静下来。她没说话,只将那颗银色种子放在讲台中央的玻璃罩下。光从窗棂斜射进来,种子表面浮现出极其细微的纹路,像是星轨,又像是心跳的波形图。

“你们知道它为什么会在昨晚找到我吗?”她终于开口,声音轻得像风吹过草尖。

没人回答。但坐在前排的女孩莉娅举起手,她是去年梦见水晶花飞行器的孩子之一。“因为它……需要被听见?”她试探着说。

安安笑了,点点头:“不是所有声音都能用耳朵听。有些话,藏在温度里,藏在触碰中,藏在一个人愿意停下脚步、蹲下身来凝视另一颗心的瞬间。”她顿了顿,“这颗种子,不属于绿语文明,也不属于我们已知的任何一支星族。但它回应了‘心语之匣’的呼唤,穿越了至少三千光年的距离,在此刻降临。”

教室里响起一阵低低的惊叹。

“可它为什么沉睡?为什么不立刻生长?”有个男孩皱眉问。

“因为共感需要节奏。”安安走到黑板前,拿起粉笔画出一道起伏的曲线,“就像呼吸,有吸就有呼。我们发射了我们的故事,现在轮到他们讲述。而这颗种子,就是他们的回信??但只有当它感知到真正的倾听者时,才会苏醒。”

她转向学生们:“所以今天的作业很简单:闭上眼睛,去感受。不思考,不评判,不去试图‘理解’。只要存在,只要陪伴。”

孩子们依言闭眼。教室陷入寂静,唯有窗外风穿过树叶的沙响,如同遥远星海的低语。

就在这静谧之中,玻璃罩下的银色种子忽然轻轻震动了一下。一道极淡的银光自其核心扩散,如涟漪般荡开,在空中留下短暂却清晰的符号??那是一个从未出现在人类语言系统中的字符,但所有闭着眼的孩子几乎同时睁开了眼,并异口同声地念出一个音节:

>“**嗒。**”

安安怔住了。

这不是翻译,不是解读,而是直接从意识深处浮现的认知。就像母语婴儿第一次听见妈妈的声音,无需学习便懂得含义。

“嗒……”她低声重复,“是‘开始’的意思。”

当天下午,全球十七座主要共感塔同步记录到一次前所未有的能量波动。不同于以往的频率模式,这次的信号呈现出一种“递归式共鸣”??即每一个接收到信息的生命体,自身也成为新的发射源,将原始情感以微弱但持续的方式向外扩散。日内瓦织心界主控中心紧急召开连线会议,苏念调出三维投影,发现这种传播方式竟与地球上某些古老宗教仪式中的“集体祝祷”高度相似。

“他们在模仿我们。”苏念对安安说,语气中带着敬畏,“不是技术上的复制,而是心灵结构的共振。他们学会了‘群鸣’。”

“群鸣”是“守梦者”项目早期提出的一个概念:当足够多的人在同一情绪状态下进入深度共感,便会形成一种超越个体的心理场域,能穿透常规时空限制传递纯粹的情感原型??比如“希望”、“哀悼”或“重逢”。

而现在,宇宙另一端的存在,正在用他们自己的方式重现这一过程。

三天后,巴西里约的莉娜再次入梦。这一次,她不再看到哭泣的身影,而是一位身穿长袍的老者站在一片废墟之上,手中捧着一本燃烧的书。火焰并不灼热,反而散发出柔和的蓝光,每一页灰烬升腾时,都会化作一只发光的鸟,飞向星空。

她醒来后立刻提笔作画:老人面容模糊,但手中那本书的封面,赫然印着和“心语之匣”完全相同的纹路。

与此同时,日本东京的一名自闭症少年首次开口说话。他抱着母亲,反复呢喃一句没人能懂的话,直到家中的共感环自动识别并翻译成星际通用语:

>“他们烧掉记忆,是为了不让痛苦传下去。但我们告诉他们,可以留下来,只要有人愿意一起背。”

这句话迅速传遍全球,成为“星际心联署”新一轮广播内容的核心片段。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为此欣喜。

在北欧某处隐秘基地,“静默同盟”的残余势力正聚集密议。他们曾因反对共感网络扩张而发动多次袭击,如今虽已被边缘化,但仍掌握部分旧时代神经屏蔽技术。首领是一名年逾六十的女人,名叫伊尔玛,她的儿子死于一场大规模共感实验事故??当时全球十万名志愿者同步体验一名战地医生的最后一刻,结果导致数百名心理脆弱者精神崩溃。

“你们看到了吗?”她在昏暗的会议室中播放那段“群鸣”数据流,“这不是交流,这是感染!一旦让这些外星意识接入我们的集体潜意识,人类将失去最后的自主性!”

一名年轻成员质疑:“可那些孩子做的梦……那么美,那么温柔,真的会伤害我们吗?”

“温柔是最危险的侵蚀。”伊尔玛冷冷道,“看看历史吧。殖民者从来不说‘我要征服你’,他们说的是‘让我帮你’。而现在,宇宙正对我们说着同样的话。”

当晚,同盟发动突袭,目标直指青藏高原的“回响之心”备用节点。他们使用特制的反相位脉冲装置,试图扰乱整个织心界的底层谐频。若成功,不仅远航共鸣计划将中断,连现存的共感网络也可能永久损伤。

但就在引爆前一秒,警报系统突然失灵。

监控画面显示,三枚银色种子不知何时已悄然落入基地周边的土壤中。当脉冲启动时,种子瞬间激活,释放出一层半透明的球形力场,将整座设施包裹其中。紧接着,所有参与行动的成员都陷入了短暂昏迷。

醒来后,他们一致描述了同一个梦境:自己变成了一个小女孩,在暴风雨中迷路,浑身湿透地蜷缩在桥洞下。远处传来脚步声,她吓得不敢出声。但那人没有靠近,只是静静坐在雨中,陪着她,直到天亮。

没有人劝她站起来,没有人告诉她“别怕”,甚至没有人说话。

可她就是感觉到了??**我不是孤单的。**

七十二小时后,伊尔玛独自来到山区学校门口。她没有带武器,也没有要求见任何人,只是坐在石阶上,一直等到黄昏。

安安出来时,两人对视良久。

“我不确定是否该原谅你们。”伊尔玛声音沙哑,“但我开始怀疑……也许真正的自由,不是切断连接,而是选择相信。”

安安蹲下身,与她平视:“你可以永远保留这份怀疑。但请允许别人拥有希望。”

伊尔玛最终交出了所有剩余武器的技术坐标,并自愿接受为期一年的共感疗愈观察。

这场风波过后,人类对“群鸣”的理解进入全新阶段。科学家们发现,银色种子并非单纯的信息载体,更像是一种“心灵嫁接体”??它们能在适宜条件下,将外来文明的情感基因片段与地球生命进行安全融合,从而催生出兼具双重视角的新形态意识。

第一例成功融合发生在西伯利亚的一所孤儿院。一名十二岁女孩捡到了一颗坠落在雪原的种子,抱着它睡了三天。醒来后,她开始用一种不存在的语言写诗,诗句经AI解析后展现出惊人的哲学深度:

>“悲伤是一颗种子,种在无人听见的地方。

>若你不嫌弃它的沉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