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难宣读完毕,大殿内顿时引得一片哗然。
一众弟子交头接耳,神色各异,有的面露愠色,有的低头沉思,有的面露忧色。
弥勒佛一听,眉头紧皱,高声说道,
“佛祖,为何举办蟠桃盛会,只邀请诸佛,菩萨与罗汉,其余弟子呢?还有在灵山设置监察机构,那我灵山一举一动,不是皆在天庭监视之下?还有兵戈征伐之事,感觉灵山完全没了自主权?这天庭分明是在削弱我灵山之根基。”
此语一出,殿中众人顿时议论纷纷。
燃灯闻之,亦是眉头紧锁,似在沉思什么?
这时,只见观音双手合十,站起身来,轻声朝众人言道,
“诸位,那蟠桃盛会一事,天庭已给足了诚意,只因天庭蟠桃数量有限,一场蟠桃盛会,邀请之人,除了灵山外,还有三界散修、大神通者及天庭众人。此次能将我佛界诸佛、菩萨与罗汉列入邀请之列,已属不易。我等当理解天庭之难处,蟠桃本就珍稀,分配起来难免有所取舍。”
弥勒闻之,冷哼一声,又言道,
“尊者所言虽有道理,但那监察机构与兵戈之事,又该如何解释?这分明是天庭在限制我等之自由,灵山怎能轻易应允?”
观音闻言,转头看了眼如来,轻叹一声道,
“大家有所不知,天庭对于在灵山设置监察一职,一开始没有协商余地,还是在佛祖要求下,玉帝才同意让步,将监察机构设置于在灵山脚下且通往灵山之门户处,而非在灵山内部。大家需要明白,现在是我灵山主动投靠天庭,天庭设置监察机构,似乎也合情合理。”
弥勒一听,依旧眉头微皱,低声嘟囔道,
“话虽如此,可也不能这般处处受限,总归让人心里有些憋屈。”
观音闻之,没有说话,眼神看向一殿众人,又言道,
“至于那兵戈之事,佛祖已向玉帝提出,若天庭遇重大危难,关乎三界存亡,灵山自当义不容辞,然若只是日常琐碎之争,灵山就不参与了。毕竟我佛以慈悲为怀,向来倡导化干戈为玉帛,若事事皆卷入兵戎相向之中,与我佛之教义相悖,也易让众生觉得我佛教失了平和、宽容之态。”
弥勒一听,双手一拍,应和道,
“佛祖所言极是,我等若为了些鸡毛蒜皮之纷争就大动干戈,那还如何去普度众生,宣扬佛法之慈悲大义呢,只是这天庭可应允了这般提议?”
观音见此,微微点头,说道,
“玉帝思忖之后,倒也认可了此点。他们那边也会制定出相应章程,程序,明确何种情形算是重大危难,需我灵山协同助力,何种情况属于日常琐碎之争,可由天庭自行处置。如此一来,倒也算有章可循,能避免许多不必要之纠葛与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