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渔抱着装贝壳的竹篮跑过来,眼睛亮晶晶的:“铁牛哥,我愿意帮忙!我娘会种红薯,我们可以跟着学!”有了孩子带头,年轻渔民们也纷纷响应,老王拍着胸脯说:“铁牛神医为我们除海怪、治伤病,信你的准没错!不出海就不出海,咱们试试种庄稼!”
说干就干,张铁牛和白灵带着渔民们先勘察荒地。这片荒地位于山脚下,靠近灵泉,土壤虽多沙砾,但在灵泉水的滋养下并不贫瘠。张铁牛用医气画出田垄的轮廓,白灵则用灵植灵气催生土壤中的草籽,测试土地肥力:“这里适合种海谷和灵雾菜,还能种些耐盐碱的‘沙甜薯’,产量高,味道也甜。”
药猪成了开垦主力。它走到荒地中央,鼻子深吸一口气,周身萦绕起绿色灵气,然后低下头,用粗壮的四肢和鼻子开始耕地。它的蹄子落下,坚硬的沙砾瞬间被翻松,鼻子拱过之处,草根和石块被一一清理,土壤中还留下淡淡的灵气印记,滋养着土地。渔民们看得目瞪口呆,老王喃喃道:“活了一辈子,头回见猪耕地比牛还厉害!”
张铁牛和白灵则教渔民们制作简易农具:用青铜殿废弃的铜片制作锄头,用灵木枝做犁柄,用药猪的粪便混合灵泉水制作肥料。阿渔和村里的姑娘们负责筛选种子,将海谷种子放在灵泉水中浸泡,激发其中的灵气;老渔民们则跟着药猪学习耕地技巧,虽然动作生疏,却学得格外认真。
药鸡们也没闲着,它们飞到田垄间,用尖喙啄食土壤中的害虫,啼鸣声如同劳作的号角;药狗们则在荒地边缘巡逻,防止野兔和山鼠破坏种子,灰影更是叼来树枝,帮渔民们标记田垄的边界,整个开垦现场热火朝天,充满了欢声笑语。
开垦第三日遇到了难题:荒地深处有一块坚硬的岩石层,药猪拱了半天也只留下浅浅的痕迹,锄头挖下去更是火星四溅。渔民们有些泄气,老王擦着汗说:“这块石头太硬了,要不绕开吧?”张铁牛却摇了摇头:“这块岩石下是灵脉节点,必须打通才能让灵气流通,作物才能长得好。”
他让白灵用灵植灵气包裹岩石,软化石质,自己则运转地火灵气,凝聚成赤红的凿子,精准地凿向岩石的缝隙。药猪见状,也运起全身灵气,用额头猛地撞击岩石。在医气、灵植灵气和药猪力量的合力下,坚硬的岩石层终于裂开一道缝隙,张铁牛趁机注入灵气,将岩石震成小块,渔民们连忙用锄头清理碎石。当岩石层被彻底打通时,地面竟冒出淡淡的灵气雾气,土壤瞬间变得湿润肥沃,连空气都清新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