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安帝一纸令下,北辰王萧澈领命,即刻前往镇西侯府,要将百里洛陈带回天启城受审。
镇西侯府门前,金吾卫面色不善,忍不住发起了牢骚:“我们身为天启来使,那镇西侯竟然让我们干等着,实在太过分了。”
另一名金吾卫也跟着抱怨:“殿下可是陛下亲封的北辰王,那镇西侯府居然敢如此轻慢,这简直是对陛下的大不敬啊……”
萧澈微微皱眉,冷声道:“住口!休得妄言。”
一旁的青羽也忍不住开口:“殿下,咱们总这么等着也不是个事儿啊,您说那镇西侯爷到底是何意?”
萧澈神色平静,沉声道:“他是长辈,我是晚辈,理应等候。些许等待,不算什么。”
青羽一脸不解,接着道:“话虽如此,可镇西侯爷此举,无疑又添了一项罪名,到时候殿下想要袒护他,可就更加困难了。”
萧澈目光深邃,缓缓道:“他无需我袒护,反倒是我,还需他助力。”
青羽满脸疑惑,似懂非懂。萧澈心中明白,父皇此举另有深意,是在为自己铺路,想让镇西侯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他能看透父皇的心思,想必镇西侯也早已洞察一切。
镇西侯府内,气氛略显凝重。百里洛陈目光沉稳,看向萧澈,率先开口:“殿下此番前来,想必带了陛下旨意,为何不宣旨呢?”
萧澈微微欠身,神色恭敬:“老侯爷,于私,您与我父皇义结金兰,是我的长辈;于公,您受父皇亲封镇西侯,有见驾不跪之殊遇。这旨意,您直接过目便好,就无需我宣旨了。” 萧澈并未以“本王”自称,而是以晚辈姿态说话。
听闻此言,百里洛陈心中对萧澈又多了几分赞赏,觉得他懂分寸,既有手段,又不失仁善。毕竟上次萧澈来府中,在诸多事宜上全力维护镇西侯府,尤其是涉及儒仙之事时,萧澈的做法让百里洛陈印象深刻。
这时,百里成凤面色不悦,质问萧澈:“殿下,上次您来便带走了我儿子,如今又要带走我父亲,您不觉得太过分了吗?”
萧澈不慌不忙地解释道:“侯爷莫要误会,上次带走东君的是我九哥,我上次只是带走了儒仙古尘。”
百里洛陈目光深邃,看向萧澈:“看来殿下已明白陛下的用意了。” 百里洛陈心中猜想,萧澈以晚辈身份自居,想必是知晓太安帝的心思,太安帝意在让他帮助萧澈,以萧澈的心智和手段,定能看出其中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