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小叔林振华的进退(第1/2页)
林东凡陪着老爷子在大院树荫下聊了半个多小时。
扯到最后,双方似乎达成了心照不宣的默契。林东凡死不承认外面还有私生子的事,老爷子也不再追问。
晚上七点多。
平日里公务繁忙的林振华特意回了趟家,饭后单独把林东凡叫到了书房,问了林东凡一个问题:“这两年零九个月,你恨不恨我?”
这个问题,问得林东凡百感交集。
2014年,吴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宣判场景,又浮现在林东凡的脑海里。
当年虽然造成了四死九伤的重大伤亡。
但那件事并不是一点回旋的余地都没。
林东凡完全可以从“正当防卫”、“职务行为合法性”等角度进行申辩,加上林家的影响力,确保自己无罪也不是什么难事。
然而……
林振华最后却做出了一个无情的决定,要求林东凡勇于承担后果,说白了就是要求林东凡放弃申辩。
因为这事,大姑林玉芝还跟林振华大吵了一架。
最后也拗不过手握实权的林振华。
林振华不保林东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相关事件被人传到了网上,造成了重大的社会影响。
在社会层面:
不管林东凡是不是一个真正为人民服务的公仆,许多普通老百姓首先给他打上的标签就是“红三代”、“官僚”等标签。
网上那些吃瓜群众也不管事情真相究竟是怎样。
当恶性事件发生之后,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吐槽,当时全网都充斥着这样一种讽刺的声音:“红三代杀人就不用坐牢?”
在那些不问青红皂白的网友眼里,林东凡是死有余辜。
这就是《乌合之众》里所写的一种群体性心理,他们天生对“红三代”、“官僚”等权力阶层带有一种潜在的敌意,认为天下乌鸦一般黑。
为了平息社会上的质疑声,林振华选择了“牺牲”林东凡,指示司法部门严肃处理林东凡的问题。
最后林东凡被判三年有期徒刑。
在服刑的初期,林东凡也确实有过一些怨言,曾怀疑林振华是为了稳固自己的权位而牺牲家人。
后来林东凡又想通了,相信小叔林振华只是在“政府的社会公信力”与“家人的人身自由”之间权衡利弊,做了一个无奈的选择。
从一个执政者的角度来讲,政府的社会公信力大于一切。
事情过去这么久,林东凡早已经释怀,没想到小叔今天又重提这件事,看他一脸遗憾的样子,心里似乎也有惭愧之情。
林东凡坦言:“叔,我理解你当时的做法,你不用自责。现在这样也挺好,无官一身轻,我正好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
“你能理解就好,很多时候我也是身不由己。”林振华感慨万端地拍了拍林东凡的肩膀,又道:“说点冠冕堂皇的话,我不只是林家的儿子,更是全国人民的儿子。坐在这个位置上,我也是如履薄冰,必须做到律人先律己。”
“我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