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桂陵之战展奇谋
公元前354年,魏国派庞涓率领大军攻打赵国,赵国抵挡不住,向齐国求救。齐王任命田忌为将军,孙膑为军师,出兵救援赵国。
接到命令后,田忌与孙膑开始商讨作战策略。田忌起初打算直接率军前往赵国,与魏军正面交锋,以解赵国之围。但孙膑却提出了“围魏救赵”的奇谋。孙膑分析道,魏国倾巢而出攻打赵国,其国内必然空虚。若齐军直捣魏国都城大梁,庞涓必定会回师救援。此时,齐军在魏军回师的必经之路桂陵设下埋伏,以逸待劳,必能一举击败魏军。
田忌对孙膑的计策深表赞同,于是按照孙膑的谋划,率领齐军向大梁进发。庞涓得知大梁危急,果然立即放弃攻打赵国,回师救援。当魏军行至桂陵时,早已埋伏在此的齐军突然杀出。魏军长途跋涉,疲惫不堪,面对齐军的突然袭击,顿时大乱。齐军在孙膑的指挥下,奋勇杀敌,魏军大败,庞涓也险些被俘。
桂陵之战,田忌作为主将,充分信任并采纳了孙膑的计策,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领导能力和用人智慧。这场战役不仅成功解了赵国之围,还让齐国在诸侯中威望大增。田忌和孙膑的名字,也因此战传遍了各国,成为了军事史上的一段佳话。桂陵之战的胜利,标志着田忌军事生涯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让他更加坚定了与孙膑携手共进,为齐国建立更多功勋的决心。
第四节:马陵再胜震诸侯
桂陵之战后,魏国虽然遭受重创,但并未一蹶不振。公元前341年,魏国联合赵国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王再次派田忌为将军,孙膑为军师,率军救援韩国。
此次战役,孙膑再次运用了他的智谋。他依旧采用“围魏救赵”的策略,率军直逼魏国都城大梁。魏惠王见齐军再次来袭,大怒之下,派太子申为上将军,庞涓为将,率领十万大军迎击齐军。
庞涓深知此次又是孙膑为齐军出谋划策,心中充满了复仇的欲望。他急于与孙膑一决高下,不顾太子申的劝阻,率领少量精锐骑兵,日夜兼程追赶齐军。孙膑料到庞涓会轻敌冒进,于是在撤退过程中,采用减灶之计。他让士兵们第一天挖十万个灶,第二天减为五万个,第三天又减为三万个。庞涓见齐军的灶越来越少,误以为齐军在撤退过程中大量逃亡,士气低落,便加快了追赶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