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刀笔吏的形象常常被描绘成擅长文书操作、文笔犀利但手段复杂的人物。例如,《水浒传》中描述宋江时,就提到“他原为山东郓城县一刀笔小吏。”
王世充接着对众将说道:“当今之势,若我军与李密仍僵持不下,元文都等人恐难保自身安危,终将为李密所擒。且我军士卒与李密数次激战,伤亡惨重,父兄子弟倒于阵前者不计其数。若我们屈服于李密,诸位恐将性命难保,万劫不复。”
王世充此言一出,如投火之石,激起了隋军部众心中波澜,人人皆愤懑难平。
很快,王世充的言论便传到了元文都耳朵里。元文都知道王世充为人阴险阴鸷,毒辣至极,闻听王世充之言,他惶恐万分,辗转难安,如临大敌。为求自保,他立即找到卢楚等人密谋筹划,欲趁王世充入朝面见皇泰主之时,张设伏兵,将其一举诛杀,断无养虎遗患之念。
然而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元文都忽略了身边的段达,此人上了年纪,就变成庸懦之辈,胆小怕事。段达听了元文都等人的计谋后,内心惶惶,深恐事败自己会受牵连。
于是段达本着“宁可屈己,不可举事”的念想,暗中安排侄子张志前往王世充府中,将卢楚等人的阴谋和盘托出。
王世充得知元文都等人想要暗杀自己,怒火腾然而起,心想:“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还是先下手为强吧!”
公元618年七月十五日,夜色沉沉,万籁俱寂。此时三更已过,王世充亲率精锐之卒,如虎豹之师般迅猛出击,攻袭含嘉门(古洛阳城东城城墙南面的城门)。
元文都见突发变故,惊慌失措,束手无策,急忙入宫迎奉皇泰主杨侗至乾阳殿。入殿后,他匆忙下令宫内士兵布防,紧闭城门,准备抵抗。
元文都首先命令将军跋野纲率军出战,跋野纲率兵刚出城门,便与王世充的兵卒于城门前列阵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