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为人和才能,和荀彧比起来也毫不逊色。
刘裕失去了这么好的帮手,心里难过极了。
他担心没人能接替刘穆之的工作,决定回建康去。
但在走之前,必须安排好关中的防守。
于是,他留下次子义真做安西将军,负责雍、梁、秦三州的军事,镇守关中。
义真才十三岁,还是个不懂事的孩子。
刘裕心里虽然有些担心,但也没办法。
他只能希望义真能在将领们的帮助下,守住关中这块重要的地方。
这天,刘裕把众将召集起来商量关中防务,沉痛地说:“穆之走了,我心里像失了魂一样。现在我要回去了,关中的事情就全靠你们了。”
众将一听,都纷纷表态:“我们誓死效忠,一定守住关中,不让敌人进来半步。”
刘裕听了,心里稍微安慰了一些。
这时,有人提出疑问:“安西将军年纪太小,恐怕难以担当重任。
要不要再派一位有经验的将领辅佐他?”
刘裕想了想,摇头说:“我怎么不知道义真年少呢?
但现在关中没人能守,只能让他试试。
况且,我身边也需要有人帮忙,不能把所有精兵强将都留在关中。”
众将听了,也不再多说什么。
他们知道刘裕的决定难以改变,而且关中的事情也确实紧迫。
于是,都表示会竭尽全力辅佐义真,守住关中。
刘裕看众将都这么表态,心里稍微宽慰了一些。
他站起来,环顾众将,严肃地说:“各位,关中是我们朝廷的根本。
如果关中有失,我们朝廷就危险了。希望你们努力去做,不要辜负我的期望。”
众将齐声回答:“遵命!”
刘裕点了点头,但心里还是忐忑不安。
他知道义真年少无知,恐怕难以应对关中的复杂局面。
但他也没办法,只能希望义真能在将领们的帮助下逐渐成长起来。
义真知道自己要被留在关中后,既兴奋又紧张。
他知道自己责任重大,但也担心自己做不到。
于是,他找到父亲刘裕,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刘裕看着义真,语重心长地说:“义真,你虽然年少,但也是我们刘家的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