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有些动摇的大臣们,此刻又纷纷点头称是,怀疑的目光再次投向盛王。
李豪环顾四周,看着一张张或怀疑、或冷漠、或幸灾乐乐祸的脸,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孤独感。
他仿佛置身于一片茫茫的荒漠,孤立无援,周围只有呼呼的风声,像是在嘲笑他的无助。
一种压抑的氛围,如同无形的巨手,紧紧地扼住了他的喉咙,让他几乎喘不过气来,胸膛像是被重物压住,沉闷难受。
难道,自己的一片赤诚,终究要付诸东流吗?
难道,这大唐的命运,真的要葬送在安禄山的手中吗?
就在这时,一个清瘦的身影站了出来。
正是诗圣杜甫。
他拱手向李隆基行了一礼,动作不紧不慢,然后朗声说道:“陛下,臣以为,盛王殿下所言并非空穴来风。安禄山近年来骄横跋扈,拥兵自重,其野心早已昭然若揭。如今虽证据尚不完全,但值得我等重视,不可掉以轻心啊!”杜甫的话语如同黑暗中的一丝曙光,照亮了李豪的心房,那声音就像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温暖而明亮。
李豪感激地看向杜甫,心中充满了温暖和力量。
杜甫的仗义执言,也让一些原本摇摆不定的大臣开始重新思考。
高力士察言观色,走到李隆基身边,他的脚步很轻,几乎听不到声音,低声说道:“陛下,此事关系重大,不如先派人前往范阳暗中调查,待证据确凿之后再做定夺。”李隆基沉吟片刻,缓缓点了点头:“准奏。” 他看向盛王,眼神复杂,有怀疑,有欣慰,也有担忧:“环儿,你的忠心父皇明白,但此事还需谨慎。安禄山战功赫赫,朕也希望他是清白的。”
李豪心中一沉,他深吸一口气,能感觉到空气凉凉地进入鼻腔,压抑住心中的怒火,沉声道:“儿臣明白,但望父皇早做决断,以免养虎为患!”
李隆基挥了挥手:“退朝!”
李豪转身离开大殿,却听到身后传来一声轻蔑的冷笑:“不自量力……”那声音就像冰冷的箭,刺进他的后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