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璘却不甘示弱,他冷笑一声,那笑声如冰刀般划过空气,让周围的人都不禁打了个寒颤。
“你平定叛乱后,迟迟不肯交出兵权,这不是拥兵自重是什么?”此时营帐内众人的目光都在这两人身上游移,仿佛在观看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戏。
李豪从容应对,他拿出证据时,眼神中充满自信,如同掌握着必胜的王牌,“我之所以没有立即交出兵权,是因为叛乱尚未完全平息,边境仍有不安定因素。我这样做是为了大唐的安危,何来拥兵自重之说?”李璘见诡计被识破,恼羞成怒,他的脸涨得通红,眼睛像是要喷出火来,“这些都是你伪造的!”他指着盛王,声音尖锐得如同夜枭啼叫,“你就是想造反,篡夺皇位!”李豪怒喝一声,“大胆!”这一喝仿佛把营帐内凝固的空气都震得颤抖起来。
李豪的目光扫过在场的众人,最终停留在唐玄宗身上,“父皇,儿臣对大唐忠心耿耿,日月可鉴!请父皇明察!”唐玄宗面色阴沉,没有说话。
他看了看盛王,又看了看李璘,内心充满了矛盾和挣扎。
“父皇……”李璘还想说什么,却被唐玄宗抬手打断。
唐玄宗缓缓开口,“环儿……”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迟疑,仿佛在无尽的思绪中挣扎。
营帐内,寂静如水,连空气都仿佛凝固了。
李豪的目光坚定,他的手心微微出汗,却依然保持着从容不迫的姿态。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准备面对即将到来的裁决。
哥舒翰虽然对盛王的新战术不再怀疑,但在这件事上却保持中立。
他坐在营帐的一角,眼神复杂,既没有反对,也没有支持。
他的眼神中带着一丝审视和怀疑,仿佛在评判这个年轻的将领是否真的值得信任。
营帐内的气氛因此变得更加压抑,李豪感觉有些孤立无援,心中充满了苦涩。
他能感觉到周围投来的目光,那些目光像是沉重的石头压在他的身上。
“陛下,请听臣一言!”高适突然站了出来,他一直敬佩盛王的军事才能和为人,看到他被如此污蔑,心中的正义感爆棚,他想这大唐不能失去这样的忠臣良将,于是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
他的声音如同洪钟大吕,震得营帐嗡嗡作响,“盛王殿下在平叛中立下赫赫战功,他的一举一动都是为了大唐的安宁。李璘殿下的指控纯属污蔑,证据不足!”张巡也“蹭”地一下站起,他双目圆睁,虎虎生威,他想着决不能让忠臣蒙冤,“陛下,臣曾与盛王殿下并肩作战,深知他的忠心和勇谋。李璘殿下的阴谋,臣已有所耳闻,望陛下明察!”营帐内众人皆被这二人的气势所震慑,原本压抑的气氛瞬间被打破,李豪心中涌起一股热流,他知道自己不再孤立无援。
唐玄宗的眼神微微一震,他开始重新审视盛王。
李豪心中一暖,看到了转机,营帐内的气氛也因此开始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