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百姓接受面粉和新的食物制作方式,胡亥精心策划了一系列的宣传推广活动。他下令在咸阳城率先开展,命人在热闹的集市搭建起高大的高台,周围张灯结彩,吸引了众多百姓的目光。活动当天,御厨们身着整齐的服饰,在高台上现场演示面粉制作和面食烹饪过程。他们熟练地操作着磨盘,将小麦研磨成细腻的面粉,然后又用面粉制作出一个个形态各异、香气扑鼻的面食。
百姓们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好奇地观看着,脸上充满了期待。当热气腾腾的馒头被分发到百姓手中时,大家纷纷品尝起来。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咬了一口馒头,眼中闪过惊喜的光芒,大声说道:“哎呀,这东西松软可口,比那煮麦粒好吃多了!”旁边的年轻人也连连点头,称赞不已。
同时,胡亥还下令各地官府,组织专门人员深入乡村,向农民传授小麦磨粉及面食制作技巧。这些人员走村串户,耐心地向农民们讲解面粉的制作方法和面食的多样做法。为了提高农民的积极性,胡亥还颁布了奖励政策,对于积极学习并推广面食制作的农户,给予一定的粮食补贴和农具奖励。
在政策的激励下,农民们纷纷行动起来。他们开始学习磨粉技术,尝试制作各种面食。一些心灵手巧的农民还对制作方法进行了创新,做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面食。随着面粉和面食在大秦的逐渐推广,原本因商业浪潮而受到冷落的小麦种植,又重新受到农民的重视。许多农民看到了小麦种植的新前景,纷纷扩大了小麦种植面积,希望能获得更多的收益。
粮食市场上,小麦的交易量大幅增加。而面食的出现,也丰富了百姓的餐桌,改善了民生。在城市的街头巷尾,面食店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兴起,成为新的商业增长点。商人们看到了面食行业的商机,纷纷投资开设店铺,有的专卖馒头、包子,有的则经营各种面条。这些面食店生意火爆,顾客盈门,为大秦的商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