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都市小说>援朝前夕,我创立军工五院> 第46章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6章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2 / 2)

纵观整个巴黎高师的历史,一共就两个人。

一个是1934年进入巴黎高师,1945年获得菲尔兹奖的洛朗·施瓦茨,另一个就是他自己。

赵章顺绝不是一个自大的人,更不是心胸狭小容不得天才的人。

他只是不太敢相信这张满分试卷会出现在京师大学,出现在他面前。

带着好奇,他继续拿出了第二张试卷。

惊讶依旧。

但第二张试卷的惊讶并非在正确率,因为这张卷子上没有一道题有答案,但每一道题的思路,却都写的非常完整。

题目要考察的内容,也如同提纲一般在卷子上整齐的书写着。

能看出来,完成这张卷子的同学,其实是已经知道做题的思路是怎么样的。

他也知道考察的知识点,到底是什么,对知识点的意义非常清楚。

只是因为掌握程度和推算能力的差距,无法直接应用。

但说实话,有这么清晰的思路,如果不给分,的确过意不去。

不但是这张卷子,赵章顺又陆续翻看了很多张卷子,发现其他人的做题方法,也大抵如此。

到这时候,他才回过头来看第一张卷子。

和其他试卷不同的是,这张满分试卷的卷头全是空白。

赵章顺心领神会的自嘲了一声,随即便猜到了这张卷子是出自谁手了。

刚才还发自内心的敬佩知寒的数学造诣,现在倒把人家给忘了,着实不应该。

可数学人最悲哀的地方,就是所有事情都想的太明白。

这张试卷,按照叶知寒的天赋,在考试期间做完,并且满分,的确是有可能的。

可……

他看着其他学子们的试卷,陷入了沉思。

他们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卷子上,毫无疑问,肯定是有人讲授过的。

而这些学生听完课之后,再做试卷,肯定也要预留一部分时间。

所以叶知寒做这张卷子到底用了多长时间?

赵章顺凝重的看着厚厚一摞卷子,不敢再去细想下去了。

当一个天才被另外一个天才的天赋给碾压的不再自信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忘了这件事。

因为越了解,越绝望。

赵章顺快速的批改起了试卷,思路正确,他都会给一半的分数。

这意味着哪怕是思路全对,总分也只有五十分。

所以这次考试的分数,如果用离散函数还表示的话。

在五十分以下,密密麻麻的分布着无数人。

而在一百分的位置,有一个孤零零的点,十分显眼。

当然,这也是对天才的具象化解释。

所有卷子批改完成。

赵章顺将三十九分以上的十个人,誊写在笔记本上,这些人就荣幸的成为了第一批前往五院兼职历练的学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