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沙苏耗费巨资扩大蚊香计划不同。
丑国只能走老办法。
洲际导弹和火箭放在同一个项目中,一起研发。
最终,靠着近乎两成的财政预算。
丑国终于是将探险者号送上了太空。
不过它比沙苏更惨,只运行了一百一十五分钟就坠毁了。
所以,这种太空游戏,对大多数国家而言,太奢侈了。
倾尽举国之力都未必能够玩得起。
所以,
在叶知寒看来,这样是极不划算的。
所以在航天工程辩证过程中,叶知寒提出过一个意见。
用飞机背着卫星送到亚轨道,然后将卫星以一定的初速度甩出去,
随后卫星去飞行轨道报道,飞机就可以返航。
这种方法类似于沙苏的蚊香计划,只是沙苏卫星的初速度是蚊香轨道提供,而叶知寒的构思下,卫星的初速度是飞机提供。
当然,一般的飞机是不行的。
进入亚轨道,是用飞机来投放卫星的硬性条件。
这个飞行高度最低在一百千米。
而普通飞机的飞行高度只有一万米。
这十倍的高度差,无疑是摆在面前的巨大难题。
所以,虽然在叶知寒的构思中它还是叫飞机。
但从功能和特性上来说,已经完全跳出了飞机的范畴。
如果从发动机改进、机翼改进……这种常规的改进,只能让飞行高度提升一些,但高不了十倍。
为了弥补这十倍的飞行高度,叶知寒只能另辟蹊径,跳脱出飞机的思路来解决问题。
于是,一个比较大胆的想法就出现了。
用导弹载飞机一程,冲出高密度气层,然后导弹脱落,飞机动力启动在低密度低风阻的高空攀升,直到进入几乎无阻力的亚轨道。
随后在亚轨道点火卫星,送卫星进入轨道的同时,反作用力将飞机送回大气层。
这个思路自从提出之后,他和月林就进行了简单的计算。
当然,他们的参考对象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丑国的先锋号运载火箭。
起飞质量十吨,五百公里轨道有效载荷只有25公斤。
也就是说,十吨的运载火箭,除了25公斤的东西是要送上太空的之外,剩下的十吨基本上都是为了达到比冲条件而注入的燃料。
比冲这个东西很多人听过,但其实很多人连它的定义都解释不清楚,当然也不乏一些科研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