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都市小说>援朝前夕,我创立军工五院> 第381章 空天飞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81章 空天飞机(2 / 2)

而现在,叶知寒知道,机会来了。

并不是有了丑国的飞机之后,对于导弹和战斗机的自动化改进就简单了,

只是如果用我们自己的战斗机来进行实验,那是需要走一整套流程的,至少得理论辩证通过,改进可行性完成之后才能进行实验的。

五院的规矩,是他这个院长立下的。

那一套套繁琐的审批、验证都是必走不可的道路,哪怕有一点点隐患,都是要打回去继续理论性研究,不允许直接上马实验的。

但是用别人的飞机,那就可以一步一步来,改进一点,实验一次。

只要实验的多了,哪怕没有直接成功,也算是为成功铺好了道路。

这种方法,其实对于科研领域来说,进度是最快的。

只不过是过于奢侈了,所以在国内根本没有机会。

这也是为什么按理来说越穷的国家越穷,越富的国家越富的又一个原因。

丑国可以一次两次的验证先锋号运载火箭,失败八九十来次都可以继续验证,

但对于华夏来说,只要失败一次,就要登上耻辱柱。

整个项目都要夭折在吐沫星子里。

所以,穷国的科研人员即便是全球一流,也会在国情的影响下变得越来越保守。

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

到最后要么有八九成的把握,否则哪怕有再好的想法,也是绝对不会贸然尝试的。

但华夏又偏偏那么例外,

他有着穷国的所有特性,精打细算,每个项目的要求几乎都是一遍过、承担风险的能力极差、特大项目的一次失败都会导致国力衰退几年。

可他却有着穷国所没有的一大群极致的理想主义者,当国家需要十成的把握,那他们就翻来覆去的推演十几遍,直到万无一失。

即便国家一无所有还提出一箩筐极为苛刻的限制条件,他们却总能克服种种困难,满足国家的要求。

说华夏的科研工作者是全球第一,这或许会有些争议。

但如果说他们是这个世界上最有理想的一批人,毫无异议。

到目前为止华夏依旧是这样的路径,

理论可行性要超过百分之九十。

预算要压缩到最低。

时间要尽快。

需求不提最好。

五院的同事们,依旧这样在狭小的空间下为华夏开辟道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