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除了每个独立单元的超强完成度,更需要彼此各个环节之间的强联系。
所幸的是。
空天飞机的研发对中东战场并不关键,在没有空中力量加持之下的丑国,纯靠陆军作战,已经几乎没有什么胜算。
因此,在没有巨大的科研压力的情况下,给了后方科研人员相对宽松许多的研发环境。
……
五院和各大军工研究所一刻不停的忙碌着,为军工国防继续添砖加瓦。
虽然前线给的压力很小,但叶知寒自己的压力,却一点也小不下来。
中东那边的捷报,肉眼可见的缓慢了许多。
刚开始那种三天一小战五天一大战的战况,已经一脸几个月也没见着了。
仿佛突然之间,战况从焦灼变得缓和了许多。
叶知寒也生怕是军工耽误了前线的决策,便趁着空天飞机有了一些进展之后,借故去了故宫。
子任同志心情大好,只是宽慰他好好带领五院研究空天导弹。
还特意声明,中东的局势由急变缓并不单纯是为了给五院的科研争取时间,而是国策。
既然是国策,叶知寒也就放心了。
政治外交和战场的事情,叶知寒自然是相信子任和参事院。
“那就各司其职,”他郑重道:“五院这边我已经和各个机工部做好了协调,争取最迟两个月之内,进行第一次验证性实战测试。”
“你把军令状给我收回去,”子任同志笑道:“这个不着急,按照进度来,时间长一些就长一些,不能因为着急进度就累坏了身子。”
“中东那边的消息越来越稀疏了,”叶知寒道:“我就想着赶紧把这个应用到战场上,好让我们的战士如虎添翼,早日凯旋。”
子任同志放下报纸,拿出一根香烟:“中东争端多久了?”
“有半年多了。”叶知寒将书桌角落的火柴划着,递了过去。
“半年多了,”子任点燃香烟,长长的吸了一口,道:“国内的情况这半年的发展速度,可是比以往五年都要迅速啊。”
叶知寒一怔:“您是指军工?”
“经济和工商业,”子任同志道:“前两个月国计委将去年的发展报告送了过来,增速喜人啊。”
叶知寒道:“这段时间一直在五院,倒也没有了解太多……”
“中东争端,加上国内的经济政策改革,让外资大量入华,”
“得益于一五的大基建,让各大合资工厂遍地开花,城市化建设飞速发展,”
子任同志从书桌上取出来一份报告:“去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更是一举超过了加拿大、倭国和珐国,成为了全球第三大经济体。”
“而且工商业和个体经济在外资入华的趋势下,也一路高歌猛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