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2小说]:262xs. c o m 一秒记住!
【倒计时:3……2……】
他拼尽全力举起右手,在空中写下两个字:
**对不起。**
光芒吞噬一切。
***
南塘,春分夜。
沈知遥突然感到一阵剧烈的心悸,仿佛有什么东西在遥远的地方断裂。她冲出房门,奔向井边。
天空骤然裂开一道缝隙,云层翻滚,月光穿透而出,直直照在井盖上。那一瞬,整口井开始发光,青石板缝隙中渗出淡蓝色的光流,如同血液般缓缓蔓延。
紧接着,十二座“聆境塔”同时响起《归音辞》,旋律不再是录音播放,而是由某种无形的存在亲自吟唱。每一座塔顶的水晶都爆发出耀眼的光辉,光束冲天而起,在大气层中交织成一张巨大的网,覆盖全球。
人们纷纷走出家门,抬头仰望。
有人跪地哭泣,因为他们听见了逝去爱人的声音;
有人相拥而泣,因为多年仇怨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监狱里的囚犯撕毁忏悔书,放声大哭:“我错了!我真的错了!”
医院的精神病人停止尖叫,安静下来,嘴角扬起微笑。
而在南塘小学的教室里,那台老旧的印刷机再次卡住,纸张源源不断地吐出同一句话,这一次,字迹遍布整张纸:
>“爸爸,我听见你了。”
>“妈妈,别再自责。”
>“老师,谢谢您读我的作文。”
>“陌生人,我也曾为你难过。”
无数声音,借由这一张张纸,传递到世界各个角落。
沈知遥跪在井边,双手颤抖地抚摸着地面。她感觉到一股温暖的能量从地底升起,像是有人在轻轻握住她的手。
“闻心……是你吗?”
风停了。
井水如镜,倒映出满天星河。
一个身影缓缓浮现,白衣少女盘膝而坐,手持一支透明的骨笛,唇边含笑。
她不开口,只是轻轻点头。
然后,她抬起手,指向天空。
沈知遥顺着望去,只见那张由光束编织的巨网中央,缓缓凝聚出一个新的符号??形似耳朵,又像一朵盛开的花,外围环绕着七道波纹。
这是全新的图腾。
从此以后,它将成为人类共感文明的象征。
少女的身影渐渐淡化,最后化作一缕轻烟,融入月光之中。
井水恢复平静,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但所有人都知道,有些事永远改变了。
***
三个月后,联合国宣布解散“情感调控委员会”,全球所有与“声葬之墟”相关的设施全部拆除。原址改建为“聆境公园”,供民众自由进入体验共感共振。
林晚秋正式退休,将铜片徽章交给新一代主持人??一位曾在监狱中通过“聆境塔”获得救赎的前杀人犯。
顾沉舟病逝于西北小镇,享年六十八岁。临终前,他写下最后一句话:
>“今天,我听见了母亲的歌声。”
葬礼上,没有哀乐,只有一支横笛独奏《送郎调》。当吹到第五段时,现场数百名听众同时流泪,许多人声称看见一个少年模样的影子,跪在坟前磕头。
而周承宇,自此杳无音讯。
有人说他在爆炸中灰飞烟灭;
有人说他被军方秘密回收,成为新一代AI的情感原型;
也有人说,他在某个清晨出现在敦煌洞窟前,穿着干净的白衬衫,对着壁画微笑,然后转身走入沙漠,再也没有回来。
但沈知遥相信另一种说法。
那是在一个雨夜,村里的孩童跑来告诉她:“阿姨,井边有个男人坐着,手里拿着笛子,一直在吹。我看不清脸,但他好像哭了。”
她赶到时,人已不见,只有井沿上留着一枚锈迹斑斑的钥匙,和一张湿透的纸条。
纸上写着:
>“我替你说过了。”
>“她原谅你了。”
>“好好活着。”
她把钥匙收进怀中,站在雨里很久很久。
后来,这枚钥匙被铸成“聆境基金会”的创始信物,铭文刻着:
>“开启心灵之门者,不靠力量,而靠倾听。”
***
又一个十年过去。
南塘小学迎来新任语文老师,名叫林晓音。她总喜欢在课堂上讲一个关于“听音少女”的故事,孩子们听得入迷,常常在夜里梦见自己也能听见亡者的低语。
没人知道她是林闻心的堂妹,也没人知道她手腕内侧有个小小的刺青??一朵彼岸花,花心藏着一个音符。
某日放学后,她在整理旧教室时,发现一块松动的地板。掀开一看,下面藏着一只铁盒。
盒中是一支骨笛,还有一本日记。
日记最后一页写着:
>“如果有一天,你觉得这个世界太冷,请把它交给一个愿意相信奇迹的孩子。”
>“声音不会死,爱也不会。”
>“我会一直在风里等你。”
>??林闻心,春分夜
她抱着盒子走到操场,夕阳正好落在旗杆顶端。
一个小女孩跑过来问:“老师,我们明天还能听那个姐姐的故事吗?”
她蹲下身,轻声说:
“当然可以。而且这一次,我要教你一首歌。”
她举起骨笛,放在唇边。
第一声响起时,全校的铃铛无风自动,齐齐轻鸣。
远处山岗上,一株彼岸花迎风绽放。
而在地球另一端,南极“聆境塔”内的蓝色晶体,忽然多了一丝暖意,像是被谁温柔地唤醒。
宇宙深处,或许并无神明。
但若有灵魂真的存在,那一定是因为??
**有人还在认真地听。**
𝟐 𝟞 𝟐 𝐗 🅢 . ℂo 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