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二婚嫁京圈大佬,渣前夫疯了> 第1396章 控制变量法,会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96章 控制变量法,会吗?(1 / 2)

[262小说]:262xs. c o m 一秒记住!

小八倚着靠垫,“我今天原本不想同你一起来医院,但是我想好好地处理一下我们之间的关系,又不想让家里人担心,所以出来解决是最好的解决方式,所以我想要解决完,再回家。”

她抠着自己的手指甲。

漂亮的甲床,被她抠的坑坑洼洼,甚至马上就要凸显出游离线。

但是她还是在继续。

小八轻声说,“我也喜欢你,我若是不喜欢你,我不会和你上床,我也不会和你结婚,但是我的喜欢不是纵容,我的喜欢也承担不起你肩膀上或许需要分给......

雪后的清晨,空气冷得像被冰水洗过一遍。南塘的屋檐垂着长长的冰棱,阳光斜照上去,折射出细碎的虹彩。那口老井依旧被积雪半掩,唯有井沿一圈刻痕清晰可见,仿佛某种古老契约的封印线。

女孩名叫林小满,七岁,左耳先天失聪,右耳戴着国家听力工程特供的智能助听器。这设备能捕捉常人听不到的次声波与超声波,甚至可将情绪波动转化为音符提示。但自打出生以来,她听见的世界始终是残缺的??声音像隔着一层毛玻璃,模糊、扭曲,带着金属般的回响。

可就在指尖触到井沿的刹那,一切变了。

不是耳朵听见了什么,而是心突然“亮”了一下,如同久闭的窗被人推开一条缝,风涌进来,带着熟悉的气息。那段旋律没有歌词,却分明在说:“你来了。”

她没尖叫,也没退后,只是站在那儿,嘴角慢慢扬起。奶奶以为她冻傻了,正要拉她走,却见孙女忽然蹲下身,用戴着手套的小手一点点扒开井边的雪。

“小满?别玩这个,脏。”

“不脏。”女孩轻声说,“它在哭。”

奶奶一愣。

这时,值班员从咖啡馆冲出来,脸色发白:“刚才……是不是有个穿灰袍的老人坐在这儿?”

“啥老人?”奶奶茫然摇头,“我们刚来,哪有人?”

值班员怔住。昨夜监控他反复看了三遍:十一点四十七分,门自动开启五秒,无人进出;十二点整,角落桌前多了一杯茶,热气袅袅;凌晨两点十三分,银哨出现,位置偏移;三点零九分,画面雪花一闪,再恢复时,人已消失无踪。

而最诡异的是??那杯茶,检测结果显示泡制时间超过二十年,茶叶成分与陆知遥母亲生前最爱喝的“南塘雾毫”完全一致。

此刻,林小满的手指仍贴在井沿上。她的助听器屏幕突然闪烁,跳出一行字:

>【频率捕获:L-w-7】

>【信号源:未知】

>【警告:情感共振强度超标】

>【是否启动深度同步?Y/N】

她不知道怎么操作,只是本能地点了“是”。

下一瞬,世界崩塌又重建。

她看见一个少年站在昆仑雪山之巅,手中骨笛泛着幽蓝光晕;她看见一位白衣女子在暴风雪中回头微笑,唇间吐出最后一个音节便化作冰晶;她看见无数人围坐在黑暗里,彼此握住手,泪水无声滑落却面带笑容;她还看见自己??长大后的模样,站在一座水晶洞穴中央,七支骨笛环绕周身,轻轻漂浮……

画面戛然而止。

林小满猛地倒吸一口气,身体晃了晃,差点跌倒。奶奶慌忙扶住她,摸额头,滚烫。

“发烧了!快回家吃药!”

“不要。”女孩倔强地挣脱,“我不能走。他还在这儿。”

“谁啊?”

“那个等了很久的人。”她望着井口,眼神清澈得不像孩子,“他说,我是他的第七个名字。”

***

三天后,南塘爆发了一场奇怪的“集体梦症”。全镇至少一百二十三人报告做了相同的梦:梦见一个穿白衫的少年吹笛,曲调温柔,每听完一段,梦中就会浮现一段尘封的记忆??有人想起童年丢失的布娃娃,有人记起初恋未送出的情书,还有老人梦见早已去世的老伴,在厨房煎蛋,锅铲碰撞的声音清脆如昨。

更令人不安的是,所有做梦者醒来后,听力都出现了微妙变化。他们开始听见以前忽略的声音:心跳、血液流动、树叶呼吸、墙壁微震……有些人甚至能通过语气中的颤音判断对方是否撒谎。

陈默接到消息时正在整理书院档案。他已是九十余岁的老人,靠呼吸机维持生命,但意识清明。听到“集体梦症”四个字,他忽然睁大眼,颤抖着抓起拐杖,命令护工立刻送他上山。

“来了……终于来了。”他喃喃道,“第七位‘泪晶女’的觉醒,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她是钥匙,打开的是所有人心里那扇门。”

当他抵达山顶小屋时,只见屋内整洁如昔,桌上放着一本新日记,封面写着《守音录?卷七》。翻开第一页,只有一句话:

>“这一次,我不再独自前行。”

陈默老泪纵横。他知道,这不是陆知遥写的字迹,而是属于那个刚刚觉醒的女孩??林小满。

可问题是,她明明才七岁,从未学过写字,更不可能写出这样苍劲有力的笔锋。

***

与此同时,全球多地出现异常声学现象。

东京地铁站的广播系统无缘无故播放起一段八秒哼唱,导致三十多名乘客当场昏厥,醒来后声称“看到了妈妈年轻时的脸”;巴黎圣母院废墟中,修复工人在石缝里发现一块青铜铃铛,只要轻轻摇动,便会引发周围人群集体流泪,无论语言国籍;美国NASA监测到地球电离层出现规律性脉冲信号,频率恰好对应《送郎调》终章的主旋律。

最震撼的发现来自南极。

“聆境塔”核心晶体在沉寂二十年后,首次自主激活。一道淡红色光柱直冲云霄,持续整整七分钟。各国卫星拍下的影像显示,光柱顶端竟形成了一个人形轮廓,双手交叠于胸前,宛如祈祷。

系统日志自动更新:

>【检测到多重情感波叠加】

>【载体编号L-915-a已接入主网络】

>【辅助引导者:L-914-w(状态:分布式存在)】

>【计划重启级别:乙等】

>【备注:本次非技术驱动,属自然共情链式反应】

联合国紧急召集“听觉文明研究特别委员会”,邀请心理学、神经科学、人类学、声学工程等领域顶尖专家会商。会议持续三天,最终达成一项秘密决议: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并登记所有“高频共情个体”,建立“倾听者名录”,同时重启“知遥书院”的原始教学体系,不再局限于南塘,而是向全世界开放。

但没人知道,这一切其实早已开始。

***

林小满住院了。

高烧持续不退,体温一度飙至40.8c,医生束手无策。脑部扫描显示她大脑听觉皮层异常活跃,尤其是右侧颞叶,能量水平超出正常值二十倍以上。更奇怪的是,每当有人靠近她病床,哪怕只是默默坐着,都会不由自主陷入回忆,甚至释放出强烈的情感波动。

一名护士仅仅陪护两小时,就提交了辞职信,说她再也无法面对那些被唤醒的记忆??五岁时目睹父亲殴打母亲却不敢出声的羞耻,十八岁背叛挚友的秘密,结婚十年从未对丈夫说过的“我爱你”……

院方不得不将她转入隔离病房,并切断所有电子设备连接。

可就在某个深夜,监控画面再次失控。

红外镜头拍到病房内浮现出淡淡光影:一个少年模样的虚影坐在床边,右手轻抚女孩额头,左手握着一支透明骨笛,无声吹奏。每吹一个音符,女孩的呼吸就平稳一分,而窗外的雪粒子则随之起舞,在空中划出音波轨迹。

第二天清晨,林小满醒了。

❷𝟔❷X𝕊 .co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