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2小说]:262xs. c o m 一秒记住!
归来途中,沈知远背着体力透支的山果。孩子伏在他肩头,忽然抬起手,在他耳边轻轻打了几个手势。
沈知远怔住。
那是阿岩教过的句子:“**谢谢你,爸爸。**”
尽管他知道这并非血缘意义上的称呼,可那一瞬,他的心脏仿佛被某种温热的力量击穿。
回到基地已是两周后。山果与其他五个周边村落的听障儿童一同被接回总部进行系统评估。专家初步判断,其中三人具备植入耳蜗潜力,而山果虽神经损伤较重,但大脑语言区仍有激活可能,可通过高强度干预实现非口语交流能力突破。
消息传开,社会反响空前热烈。央视新闻专题报道《最后一个孩子》,全网播放量破亿。#听见春天#再度登上热搜,这一次不再是争议,而是敬意。
而真正掀起波澜的,是一段由守守“主演”的短视频。
那天傍晚,小满带着这只从小陪伴阿岩的老狗来到铃铛小径尽头。她蹲下身,把耳朵贴在守守的胸口,笑着说:“你说,守守听得见铃声吗?”
没想到,守守竟随着风中铃响,有节奏地低吼起来,声音短促而规律,宛如应和。
这一幕被晨无意拍下,上传至“听见春天”官方账号,配文:“有些声音,不需要耳朵也能共鸣。”
视频爆火。网友们发现,每当铃声响起,守守总会微微抬头,尾巴轻摆,仿佛真的在“听”音乐。动物行为学家分析后推测:守守极可能通过地面震动与空气波动感知声音频率,形成了独特的“听觉替代机制”。
更令人动容的是,有网友翻出十年前旧新闻??当年念安失踪前最后露面地点,正是这片山谷附近的徒步路线。而守守,正是搜救队遗留在现场的一只流浪犬幼崽,被沈知远带回收养。
“它一直在等她回来。”评论区有人写道,“现在,它听见了新的声音。”
冬去春来,又是一年樱花盛开时节。
“听见春天”正式启动“星火计划”??目标在未来三年内,于全国偏远地区建立十二个卫星教学点,培训三百名本土化特教志愿者,覆盖超两千名未被纳入体系的听障儿童。
启动仪式设在新建的多功能厅。舞台上,阿岩牵着山果的手缓缓走上台。两人并肩站立,共同打出一段手语宣言:
>“我们看不见声音,但我们看得见爱。
>我们说不出话语,但我们写得出诗。
>请让我们继续生长,像春天一样,不被阻挡。”
台下掌声如雷。
陈婉坐在观众席最后一排,手中握着一张泛黄的照片??那是念安童年时期参加绘画比赛的留影,背景正是这山谷入口处的樱花树。她悄悄起身,走到纪念室外,在门框边放下一封信。
信封上写着:**给念安**。
里面只有一句话:
>“妈妈终于学会了闭嘴,开始用眼睛听这个世界。对不起,来得太晚。但我会一直走下去,替你说出那些没能唱完的歌。”
与此同时,沈知远收到一封来自国际听障教育联盟的邀请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于巴黎举办“全球包容性教育峰会”,“听见春天”项目被提名为年度典范案例,邀请创始人发表主旨演讲。
他没有立即回复。
而是转身走进录音室,打开阿岩最新录制的作品??一段融合手语、振动旋律与童声吟诵的原创音频,标题为《**春天来信?终章**》。
>“念安姐姐:
>我会唱完整的歌了。
>是山果教我的,用咳嗽的声音打节拍,用拍桌子代替鼓点。
>我们一起写的歌词,讲的是风、是光、是从未放弃的等待。
>下次见面,请一定要看见我。
>因为这一次,我不再害怕黑暗了。”
沈知远摘下耳机,推开窗。
春风拂面,铃铛轻响。
远处操场上,小满正拉着山果奔跑,笑声洒满花径。阿岩站在樱花树下,仰头望着纷飞的花瓣,双手缓缓舞动,像是在给整个世界写一封永不完结的信。
他知道,这场春天不会结束。
因为它早已扎根于无数未曾被听见的心跳之中,年复一年,破土而出,向着光生长。
而在北京某栋写字楼的顶层办公室里,一份尘封已久的档案被人悄然取出。文件夹封面印着四个字:**沈氏并购案**。
翻到最后一页,夹着一张模糊的监控截图??画面中,赵承业正将一份文件交给一名戴墨镜的男子。那人侧脸轮廓分明,袖口露出一块限量版腕表,表盘背面刻着两个字母:**L.Y.**
同一时刻,千里之外的滨海别墅内,一名男子站在落地窗前,手中转动着那块腕表。手机屏幕亮起,一条加密信息浮现:
>“听见春天势头太猛,需暂缓行动。另,沈知远即将赴法,途中或可布局。”
他冷笑一声,按下删除键。
窗外,海浪拍岸,如同暗涌的风暴正在酝酿。
𝟚𝟞𝟚Ⓧ𝙎 .𝐶o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