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求教(1 / 2)

……

万佛朝宗法会的余韵如金色尘埃,在琉璃穹顶下缓缓沉降。

大雄宝殿内,三佛法相已隐,浩瀚佛光敛入七宝地砖的纹理,唯余菩提莲台流转的温润光泽,以及空气中尚未散尽的檀香与智慧气息。

赴会诸佛菩萨、罗汉护法皆已散去,或归净土佛国持诵经文,或赴四方镇守监察冥夜,偌大殿堂唯余两道身影。

秦无幽依旧端坐莲台,玄衣在静谧佛光中如墨玉般沉凝。

他并未随众离去,双眸轻阖,圣府天地内景象纤毫毕现。

混沌青莲沐浴着残留的佛韵,莲叶舒展,吞吐着精纯的“空性”本源。

而殿内的另一道身影,赫然便是三佛座之一的弥勒佛。

“天眼通可观本源佛性,却难穿透重重因果迷雾,窥见未来星宿海的细微变迁;”

“天耳通可闻十方梵音,却辨不清众生心湖深处最幽微的叹息;”

“他心通仅能感知金禅此刻的肃穆担当,却触不到佛祖那深藏的忧虑;

“宿命通如同雾里看花,自身轮回轨迹尚且模糊,更遑论追溯万古;”

“漏尽通……更是遥不可及,心中执剑之念如磐石,谈何“漏尽”无碍?”

秦无幽喃喃自语,随后看向弥勒佛,微微躬身,诚恳地道:“还望世尊解惑。”

“你要将神通作为心境,而非将神通当做神通。”

弥勒佛不知何时已悄然立于莲台旁,依旧是那副圆满丰腴、笑口常开的模样,大肚能容天下事,眉眼间流转着洞悉一切的豁达智慧。

“心镜蒙尘,则神通不显;心镜澄明,则万法自通。秦施主,你心湖之上,可还悬着那柄‘轮回之剑’?”

“剑在手中,更在心中。斩业障易,斩执念难。晚辈愚钝,五神通虽得门径,却如稚子持重器,空有其形,难运其神。”秦无幽道。

弥勒佛呵呵一笑,声如洪钟,震得殿内残留的愿力金尘欢快跳跃。

“好!知难而进,方是执剑本色。你既留净土,便是缘法。佛门广大,不吝法雨。”

他伸出宽厚手掌,掌心向上,一点温润如玉、内蕴星云的微光悄然浮现,正是先前法会显化、洞悉无量未来的“一切种智”!

“神通之妙,不在力强,而在用微。”

“譬如观一滴水,可见大千世界;闻一声叹息,可察众生悲欢。汝且观之,感之,莫思‘运使’,但求‘印心’。”

话音落,那点微光化作五道细流,色泽各异,无声无息没入秦无幽眉心!

一缕温凉如月华的清流,浸润秦无幽的双眸,随即眼前景象骤然“褪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