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历史小说>大和四年伊始> 第66章 丹同风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6章 丹同风云(2 / 2)

还有吃。。。吃什么呢?李在东张西望,手放在小腹间,忽然就想吃东西了,有点饿了!

“你又怎么了?不舒服吗?”归云淡淡而关切的问道,“不舒服的话,早点休息吧,明日再安排行程!”

归云态度寻常,但是言语切切,关怀备至的感情溢于言表,李顺的神情阴郁,岳齐淡淡的撇了李顺一眼,接着看李在的笑话,这场面他怎么看都看不够,哪怕是看了不知多少个岁月,经历了无数个轮回都兴致不减分毫。裴度裴司徒笑容可掬,老大人历经岁月沧桑,宦海起伏,他一直很用心的观察李在,这个奇异的归心真人,到此时他仍然看不透,李在的行为举止带着一种遗世独立的疏离感,就比如说,他口出无遮拦,语出惊人?重返尘世的说法或许有问题,但或许李在真的与世隔绝久亦呢?

此次借着观赏冰河美景的名字北上,拖延时间离京,是因为裴度心生焦虑,那些人又和太监们凑到了一起,让裴度裴司徒心生焦虑,甚至胆战心惊,宛如惊弓之鸟,李宗闵堂堂一个宰相却去巴结宦官,与宦官勾连,甘为朋党爪牙甚至走狗,把持朝政,排挤政敌,贪赃枉法为所欲为。又一次,德高望重的裴度裴司徒也是被人扫地出门,赶出朝廷,去山南西道担任节度使。

就是因为对政局的焦虑,裴度老大人才拖延着不肯赴任,他不能坐以待毙,他必须做点什么,哪怕是这一局已经输了,也要保留东山再起的火种,他向皇帝陛下推荐的李德裕,已经在他之前遭到贬斥,被赶到四川担任节度使,那里贫瘠之地,民生困苦,吐蕃和南诏时时扰边,兵戈不断,年前南诏入侵,一路打到成都城下,掳走数万军民,政局糜烂,军备荒芜,李德裕被从浙东观察使使被改任西川节度使,朝堂里那些人很想李德裕死在那里,最好骨头也烂在那里!

裴度暗自叹息,李德裕遭贬,自己也在朝堂无法立足,老对手老朋友元稹据说病体绵绵,没功夫折腾了,但是死敌李逢吉却不甘寂寞,窝在洛阳窥视长安,总想重夺相位,裴度相信自己这次的遭贬,幕后一定有李逢吉的影子。

宦官!当年李逢吉贿赂王守澄,与王守澄内外联手,把持朝堂为所欲为,结党营私,八关十六子臭名昭着,裴度等人被压制的毫无还手之力,全赖宦官王守澄在皇帝面前日日诋毁谗言销金蚀骨,让天子日益厌恶裴度等人,把他们层层贬斥,甚至把堂堂宰相贬斥为下县县尉?

朝中重臣宰相明目张胆的与宦官勾结,是以李逢吉王守澄开始的,李逢吉借着王守澄的帮助,独霸朝堂,一手遮天,卖官鬻爵,大肆结党,党同伐异,气焰嚣张不可一世,而王守澄则借着宰相的权威,在内苑做大,排斥与他不和的宦官,把马存亮等人压制的毫无还手之力,首开内枢密使兼任神策中尉的先河,朝堂议事的参政权和统领神策军的统军权,第一次由同一个太监掌控,这是以前那些大太监都没有达到的高度,军政大权一把抓,高力士没做到,李辅国没做到,程元振没做到,俱文珍没做到,王守澄做到了!内苑第一人,王守澄当之无愧!

裴度心急如焚!国事日蹙,政局崩坏,黑云压城城欲摧,看不到一丝光明,这国家这朝廷,该如何拯救,裴度不知道,他挣扎奋斗了四十年,还是看不到希望,如今该歇歇了,孙子裴造进士科又落第了,嫣萝的婚事到现在还没有得到准信,想必是也要耽误了,虽然都是意料之中的事,裴度还是感到伤感,国事可以不去管他,可以放手,儿孙的事怎么放的下?自己若是倒下,儿孙就是流落街头乞活逃命都是奢望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