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可笑,从十五岁到二十六岁,学医十一年,比温长宁正经接受教育的时间都多,可他正经当个大夫的时间还没有一个礼拜。
他把脉把的最多的是自己的,其次是顾长晏的。
他以往的行医经验也是从自己和顾长晏身上凑出来的——他们其中有一个人身体不舒服,他开药方,顾长晏再拿去医馆“求证”。
相处时间久了,顾长晏都学会一些医理了。
眼下温长宁拿着一个戥秤,拉开一个药柜,估摸着抓了一小把放秤了,看刻度少了,又拿了一点。
方氏医馆的方大夫在旁边看着他忙活。
医馆里就一个患者——中年大汉,病得也不是很重,起码有心情聊天。
他是附近街坊邻居,见方氏医馆来了个新人,而现在就等着拿药了,问:“方大夫,这你新收的徒弟?你儿子呢?”
原本负责抓药、充当药童角色的是方大夫的儿子。
方大夫老来得子,叫方六佑,今年十五。
医馆是“家庭制”的,往常就方姓父子两人,也忙的过来。
就这么一个宝贝儿子,这个医馆将来肯定是要给儿子的,所以方大夫一直将方六佑带在身边教本事。
如今站在医馆里没见到和方大夫形影不离的小方大夫,故相识的中年大汉有此一问。
坐在柜台外椅子上的方大夫好不悠闲,听到这话,又意味不明地看了一眼乖巧抓药的温长宁,才说:“不是,他是新雇的大夫,六佑在后面收拾药材。”
——顺带做夕食。
闻言中年大汉眼神变得狐疑,心想这位新来的大夫未免太过年轻了吧。
不过刚刚主要负责给他诊病开方的是方大夫,他也就没说什么。
温长宁包好药,递过去,说:“你的药。每日早晚各一副,饭后消会食再吃,最近今日切记饮食清淡。”
中年大汉拿过药,付过钱,转身欲走。
不料刚跨出去一只脚,迎面碰上一个人。
两人堵着门口了。
一个照面,中年大汉瞧清模样后吃了一惊:最近安平县怎么突然冒出这么多俊俏儿郎了?
这个要进来的男人年轻,俊俏,但面生。
不知为什么,中年大汉莫名就觉得这人是来找里面那个同样俊俏的年轻大夫的。
顾长晏侧身让开,示意中年大汉先行。
进去后他的视线先落到温长宁身上转了一圈,不自觉露出了笑容,但随即想到什么又下意识收回目光,然后对坐着的方大夫打招呼:“抱歉,今日来晚了。方大夫,我来接人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