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城
大将军府张灯结彩,红绸从飞檐垂落,将白雪映得通红。
袁绍身着崭新的玄色公爵冕服,玉带扣在腰间叮当作响,花白的头发特意用金簪束起,在寒风中微微跃动。
他抚过门前新换的鎏金门钉,望着台阶下拜贺的文武官员,浑浊的眼中重燃昔日的锋芒。
“主公,朝廷天使的车驾已到南门外!”亲卫的通报声传来,袁绍立刻整了整衣袍,率领一众属官迎了出去。
远处,八匹白马拉着的朱轮华盖车缓缓驶来,车帘上金线绣的云纹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卑职中黄门赵安,见过冀公。”小黄门扶着车辕走下,声音尖细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随着朝廷日渐强盛,外出宣旨的太监也能抖抖威风了。
“先前因军务紧急,才由马将军先行宣诏。陛下另有三份诏书,需冀公代领。”
袁绍瞳孔微缩,随即恭敬行礼:“臣谨遵圣命。”
他余光瞥见车中还堆放着朱漆木匣,心中泛起涟漪——难道朝廷真的如此重视袁家?
当夜,丞相府议事厅内烛火通明。袁绍小心翼翼打开第一个木匣,明黄色的诏书展开,"青州牧袁谭"六个大字映入眼帘。
他的手指微微颤抖,又打开第二个匣子,"幽州牧袁熙"的册封赫然在列。
当看到最后一份诏书时,袁绍呼吸陡然急促——"冀州牧袁尚"五字,竟用的是紫毫御笔。众所周知,袁绍宠爱幼子袁尚,不想他离自己太远,朝廷此举,可谓是正中袁绍下怀。
汉朝是嫡长子继承制。
按照法理来说,袁绍的继位者,是长子袁谭,这在当时是毋庸置疑的。
可是历史上的袁绍偏爱幼子袁尚,起了废长立幼的心思。
以至于作为幼子的袁尚,在袁绍的纵容下,也拥有了一帮拥趸,让袁尚有足够的实力去和大哥袁谭争夺世子之位。
在袁绍突然病逝之后,袁家兄弟不和,为争夺世子之位大打出手,最后被曹操抓住机会各个击破。
可你看现在袁绍生龙活虎的样子,说不定他将来活的比曹操还久。
袁绍之于河北,就是架海紫金梁,擎天白玉柱。
真要是让袁绍静下心来,埋头苦干,说不定河北在他的治理下,还真能东山再起。
这很显然不利于朝廷将来的战略需求。
对于朝廷来说,一个半死不活的河北,才是真正好的河北。
用一句话来形容:既怕兄弟过的苦,又怕兄弟开路虎。
历史的滚滚车轮,早就不知道被刘浪这只小蝴蝶的翅膀扇到哪个方向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