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集文物演变成没有硝烟的战场。王寡妇把丈夫的军功章锁进铁盒时,听见隔壁传来瓷器碎裂声。
"这是要我的命啊!"刘婆子捶胸顿足,脚下是摔碎的青花碗碎片,"当年闹饥荒,我用这碗换了三升米,养活了你们这些白眼狼!"
李明远蹲下身捡起碎片,釉色下隐约可见"大明宣德年制":"姨,这碗在博物馆能值栋楼。可要是摆在村史馆……"
"值个屁!"刘婆子突然抄起扫帚,"你们这些读书人尽会算计!当年土改分田,老刘家就剩这碗传家宝,现在连这都要夺?"
人群骚动起来。张铁牛默默掏出烟袋,往碎瓷片上撒了把烟丝:"刘家妹子,这碗碎得好。"他摸出火柴点燃烟丝,幽蓝的火苗舔舐着裂纹,"看见没?火一烤,裂缝就显形。咱们村的心病,早该拿出来晒晒了。"
刘婆子举着扫帚的手僵在半空。火光中,李明远看见她浑浊的眼里闪过四十年前的光景——她男人举着这碗要换救命粮,生产队长却说这是封建残余……
施工队进村那日,村口古桥炸了。
"谁干的!"李明远踩着碎石狂奔,看见赵木匠跪在断桥前,怀里抱着半截石狮。
"明远啊……"老人声音像生锈的犁铧,"他们要拆桥,说影响工程车通行。"他布满老茧的手抚过狮身裂痕,"当年你爹背你过桥去高考,还记得吗?"
李明远感觉喉头涌上铁锈味。他忽然明白,那些阻挠施工的"刁民",不过是怕现代化的大潮冲垮最后的精神堤坝。
当夜,村史馆筹备会变成灵堂。二十三支白烛在断桥石狮前摇曳,映着二十三张沉默的脸。
"修桥吧。"李明远突然开口,"用老磨坊的木料。"
人群发出惊呼。张铁牛猛地站起来:"可那是村史馆的……"
"村史馆要建在活着的土地上。"李明远抓起把碎石,"赵伯,您教过我,榫卯要留三分活气。这桥,就是咱们给后人留的气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