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境至高都曾是人间最富气象的风流人物,或上天做了仙人,或死在人间,无论哪种,在天地间镌刻着他们曾经留下的不灭痕迹。
记得他们的人越多,痕迹就越重。
因而三教的天尊、圣人和佛陀在人间的痕迹最重。
三教五境至高中,又以儒家圣人最体恤后人,为确保儒家道理长存,更是在天地间留下了不朽不灭的圣人道理镇压儒家气运,藏于天地之间的儒家圣人道理便是儒家最珍贵最大的瑰宝。
孟子虚影抬手挡浩然浪潮,这一手有大山压顶气象,势不可挡的浩然浪潮停在了孟子虚影掌中。
圣人言对天地三才规矩。
圣人道理对天地道理。
方圆百里的浩然气如釜底加薪,沸水更沸。
任凭浩然浪潮汹涌澎湃如江海,孟子虚影岿然不动,长袖飘摇,鬓角发丝随风轻轻拂动,说不尽的风流写意。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纵然只是道理化身,亦可只手拦住姜落尘最大的规矩。
孟子虚影手掌缓缓向前递进,掌中仿佛有千刀万剑,浩然浪潮不断崩溃。
姜落尘先向着孟子虚影一鞠躬,而后起身,腰杆挺直,朗声道:“圣人高过天否?”
这一句话扶摇间上了九霄,下一刻浩然浪潮便开始自行生长,气势不但没有衰减,反而一浪重过一浪,有雷霆声势,似山岳压顶,气势雄壮。
似乎得了老天回应。
天地加力,让孟子虚影不得不再出另一只手,以双手撑住浩然大江,挡重重巨浪。
宽度和长度在不断依旧叠加的浩然浪潮依旧凭借稳步攀升的气势,汹涌推进,孟子虚影身上浩然气暗淡了几分。
孟子虚影双手一扯,浩然浪潮被扯碎,代表着孟子仁与善思想的两口浩然剑破碎了代表天和地的道理,唯独那‘人’字留了下来。
撕碎的浩然浪潮如反扑一般撞击孟子虚影,每一次的透体而过都让孟子虚影暗淡一分。
“大人以继明照四方。”
孟子虚影消散之前开口了,天地之间毫无声响,但姜落尘和老孟儒偏偏一字不差听入耳中。
这是《易经》离卦的象辞,意指品德高尚的人应该持续不断地用智慧和德行照耀和引导天下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