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武将一件厚实的裘服递给他,笑道:“文和,天气寒冷,这件裘服你收下,暖暖身子。”
贾诩接过裘服,脸上露出一丝感激之色,躬身行礼道:“多谢将军厚爱,在下愧不敢当。”
魏武摆了摆手,笑道:“你我之间,何必客气?走,进屋说话。”
两人进入宅内,坐在火炉旁。魏武捧着手炉,目光温和地看向贾诩,语气中带着几分关切:“文和,我听闻你有两位儿子?”
贾诩闻言,微微一愣,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魏将军如何得知?我从未与他人提起过。”
魏武微微一笑,语气中带着几分深意:“这你不用在意,我只是好奇,你为何不向我举荐他们?以你的才华,你的两位儿子定是才华横溢,若能为我所用,岂不是美事一桩?”
贾诩闻言,轻轻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淡然的笑意:“将军爱才,在下心知肚明。正因为如此,在下才不愿向您举荐他们。
第一,他们年纪尚轻,不够沉稳,难当大任;第二,举荐当避亲避籍,若举荐自己的儿子,难免会有人说我任人唯亲。在下想学四知先生之志,以清廉自守,不愿因私废公。”
魏武听完,心中对贾诩的敬佩更甚。
他点了点头,语气中带着几分赞许:“文和果然高风亮节,魏某佩服。不过,若有机会,我还是希望能见见你的两位公子。凉州正值用人之际,若有才华,何必埋没?”
贾诩微微一笑,谦逊道:“将军厚爱,在下铭记于心。若有合适的机会,在下自会让他们前来拜见将军。”
魏武目光深邃,语气中带着几分思索:“虽然是这样,但凉州寒门当靠谁来举荐?日后凉州先起之家族定然成为豪门,而后起之人恐怕必须依附他们。
问题只不过是推延,却没有解决。文和,我意由州牧出题,各郡开设考场,让寒门之子来考试,然后选拔优秀者,再到州牧那里考试,最好的举荐给陛下,其他的在地方任命。
如此一来,寒门子弟也有出头之日,凉州的未来也能更加稳固。”
贾诩闻言,眉头微皱,陷入沉思。
片刻后,他缓缓说道:“启禀将军,此策虽然好,在下可以替将军撰写详细方案。但……在下以为,此策论不应该由将军提出。”
魏武一愣,问道:“为何?”
贾诩神色凝重,语气中带着几分谨慎:“将军管理地方兵马,若再涉及选拔人才,恐怕会被诟病。
如今凉州,将军掌兵,刘使君管民,陛下居中监督。若将军主动提出此策,难免会让人怀疑您有意插手吏治,甚至会被有心人利用,构陷您有僭越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