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傕无奈地笑了笑,声音中带着几分苦涩:“将军,我的家眷都在凉州。如果我为您献策,便是不忠之人。一仆不侍二主!将军当尊敬我的名节。
而且,无论我有没有给您献上策,以董将军的性格,我的家眷难逃一死。况且,将军身旁已有大才辅佐,也不需要我。将军不如赐死我,成全我的忠义,也能救我的家眷。”
魏武听完,目光深邃地看着李傕,感慨道:“稚然,以古鉴今,你说的没错。这样吧,你自裁吧。我会派人将你的尸体送到董将军那里,想必董将军不会为难你的家人。”
李傕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感激,随即叩首道:“多谢将军成全!将军仁德!”
魏武点了点头,随即解下自己的配剑,扔给了李傕。
他转身对身旁的军士命令道:“用白布将木笼遮挡,给他留些尊严。”
军士肃然行礼:“诺!”随即取来白布,将木笼遮挡得严严实实。
此时,白布内,李傕握着手中的宝剑,仰天大笑,随即朗声念出一首诗:
“三十八年秋蓬转,青衫空磨剑匣霜。
曾献六奇董公案,惟余三策冷烛旁。
白虹贯日无人识,腐鼠滋味最先尝。
忽闻帐外胡笳起,原是知音在敌行。
解我青绦非为辱,赠君赤刃始觉香。
平生块垒浇未得,且借龙泉倾一觞。
回首函谷云尽处,残阳如血染旧裳。
不必碑铭刻氏李,只教史笔误董郎。”
念罢,他毫不犹豫地挥剑自刎,鲜血喷涌而出,染红了白布。
魏武站在帐外,看着白布上渐渐渗出的鲜血,脑海中回荡着李傕刚才的诗句,心中感慨万千。他低声喃喃:“可惜了,多好的人才啊!可惜了这么位忠义之士!”
他对着木笼深深行了一礼,随后转身对阎行命令道:“将李傕的尸身妥善收殓,派人送往董将军处。”
阎行肃然行礼:“诺!”随即转身离去,安排人手处理李傕的后事。
……
之后魏武带队前往武威郡,并在河边安营扎寨。
刘虞得知魏武的动向后,不由大惊,连忙让武威郡太守张既前来询问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