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门紧闭,魏武直视成公英:"德才,朝堂上未尽之言,现在可以说了。"
成公英谨慎地环顾四周,压低声音道:"启禀大王,此策关键在于先施恩于灾民,再以灾民为刀剑,助我们夺取弘农!"
魏武闻言,缓缓在案几旁坐下,眼中闪过一丝兴味:"哦?此话怎讲?"
成公英凑近几步,低声道:"蝗灾过后,百姓饥荒难耐。届时我们可暗中散布流言,说弘农杨氏的庄园中囤积了数百万斛粮食,足够所有人渡过难关。"
他眼中闪过一丝冷意,"他们之所以不愿开仓放粮,就是为了饿死百姓,好贱价收购他们的田产。"
魏武轻轻摩挲着下巴,若有所思:"有意思...继续说。"
"只要流言一起,即便杨氏被迫开仓,百姓也不会感激,反而会认定他们是做贼心虚。"成公英冷笑道,"届时民变必起!大王只需暗中资助叛军些许粮草,百姓就会对您感恩戴德,唯命是从。"
他顿了顿,"况且杨氏能有今日家业,本就是靠趁灾囤粮、兼并土地得来的。这也算是...报应不爽。"
魏武嘴角微微上扬:"弘农杨氏本就是忤逆之徒。百姓杀他,不仅无罪,反倒有功!若有人带头起义,孤即刻上表朝廷,封他为将军!"
"大王英明!"成公英深深一揖,"只待蝗灾一起,便可散布流言。"
……
转眼入秋,中原大地哀鸿遍野。兖州、豫州因持续干旱,庄稼绝收。
紧接着,遮天蔽日的蝗群席卷而来,青州、徐州、冀州乃至荆州北部,尽成炼狱。
田野间,蝗虫如乌云压境,所过之处,绿叶尽成枯枝。
饥民们跪在干裂的田地上,眼睁睁看着最后的希望被啃食殆尽。
有人试图捕捉蝗虫充饥,却不知这些飞蝗体内带毒,食后腹痛如绞,口吐白沫而亡。
道路上,饿殍遍地,母亲抱着干瘪的婴孩无声哭泣,老人蜷缩在墙角等待死亡降临。
易子而食的惨剧,在灾区屡见不鲜。
有诗约:
《哀鸿行》
玄穹裂如釜,赤地焦我苗。
蝗翼蔽天日,枯骨垒野桥。
稚子吮石乳,老妪煮蒿茅。
毒蝗岂可啖?肠穿作鬼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