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各部若遇灾情,必须第一时间救助,绝不可重蹈凉州旧乱覆辙!"
"诺!"百官齐声应和,声震殿宇。
……
退朝后,魏武召集姜冏、司马朗、阎温和成公英四位心腹来到后殿。
殿内地龙烧得正旺,温暖如春。
魏武捧着手炉,命人将一幅巨大的羊皮地图铺在地上。
"诸位,"魏武蹲下身,手指点在鲜卑各部的位置,"以鲜卑现在的状况,你们觉得他们会如何进犯?"
四人围着地图跪坐。姜冏率先开口:"鲜卑三十八部虽内斗不休,但每逢大灾,必会暂时联合。臣以为其主力可能从三个方向南下..."
他的手指划过地图:"东线走上谷郡,威胁幽州和冀州;中线突破阴山,直扑河套,威胁并州和南匈奴;西线则可能绕过居延泽,偷袭敦煌。"
成公英补充道:"最关键的是要弄清鲜卑新任大单于的人选。若是步度根掌权,必走东线;若是拓跋诘汾得势,则会选择中线;若是魁头,则会选择西线!"
阎温轻抚短须,轻笑一声:"诸位是否高估了鲜卑人的团结?依在下之见,他们只会各自为战。"
他看向魏武,目光炯炯:"昔日鲜卑能联合南下,是因有大单于统御。如今大单于已死,群狼无首,各部首领谁不担心背后被人捅刀?
草原上的规矩向来是弱肉强食,他们宁可互相劫掠,也难成合力。"
姜冏眉头紧锁,反驳道:"阎大夫此言差矣。鲜卑虽是蛮夷,却也不傻。据我所知,三方势力相当,只要有一方妄图吞并其他部落,另外两方必会交换长子为质,联手对抗。"
他指着地图上的部落分布,"如今大灾当前,他们很可能通过交换人质达成临时同盟。"
阎温摇头笑道:"人心重利,部落首领更是如此。两方联合尚可理解,是为自保。但三方结盟?"他嗤笑一声,"他们的敌人是谁?恐怕巴不得对方多死些人,好让自己坐收渔利!"
姜冏连连摆手:"他们虽不读诗书,但绝非愚钝之辈..."
魏武见二人争执不下,目光转向一直沉默的司马朗。
这位年轻的谋士正盯着地图出神,手指无意识地在膝上画着圈。
"伯达,"魏武突然开口,"别闷着了,说说你的看法。"
司马朗这才回神,从容行礼:"启禀大王,二位大夫争论的无非三种可能:鲜卑团结一致,主攻一路;分兵三路,各取所需;或是内斗不休,自相残杀。"
他顿了顿,"但无论哪种情况,凉国都需严阵以待。"
姜冏和阎温不约而同地翻了个白眼,那神情分明在说:这不是废话吗?
魏武见状,不禁莞尔:"这是自然。但孤更想知道,他们究竟会如何行动?若能预判敌情,方能有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