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以后,我们自己守护真相。”
消息如野火燎原,迅速传遍大陆。
各地开始出现类似事件:某大学教授在演讲中贬低“姜启神话”,当晚家中书籍自动燃烧,墙上浮现血字“你说的才是谎言”;某高官秘密推动重启血脉等级制度,次日早朝时发现自己舌头变成了石头,再也说不出半个字;更有一支考古队试图挖掘英灵殿地基牟利,刚动手便遭遇地陷,全员昏迷,醒来后记忆全失,唯独反复念叨一句话:“死者不该被买卖。”
人们终于明白??他还在看着。
不是靠神迹,不是靠武力,而是靠信念的延续。只要还有一个人记得真相,他就不会真正离去。
这一日,听妖来到北方寒渊。
她已年过五十,两鬓斑白,但眼神依旧清澈。她将一块新的监天印残片埋入冰层深处,那是她多年寻访所得的最后一块。随着残片沉入地底,六道古老的气息终于完整交汇,在冰脉中形成一个新的循环。
“你做到了。”她对着风雪低语,“你把破碎的命运重新织了起来。”
忽然,冰面泛起涟漪,一道模糊身影浮现??正是姜启年轻时的模样,十二岁那年,在矿坑深处第一次觉醒时的样子。他看着她,笑了笑,嘴唇动了动,却没有声音。
但听妖读懂了。
那是两个字:**谢谢。**
她泪水滚落,重重磕下三个响头。
“该说谢谢的是我。是你让我们学会了抬头做人。”
与此同时,启明阁迎来第一百届新生入学。
盲眼院长坐在铜镜前,等待第一个孩子上前。那是个瘦弱的小男孩,满脸怯懦。当他站到镜前时,镜中映出的竟是他自己跪在地上,双手高举一份虚假供词,身后站着狞笑的大人。
全场寂静。
所有人都以为他会崩溃逃走。
可他咬紧牙关,盯着镜中的自己,一字一句地说:
>“我不认这个我。我要做个说实话的人。”
话音落下,铜镜轰然炸裂,碎片悬浮空中,每一片都映出不同的未来景象:有的他成为法官,宣判贪官入狱;有的他站在讲台上,讲述那段被掩盖的历史;还有一片显示,他在暴风雪中举起火炬,带领一群人穿越冰原,身后写着“第七代守望者”。
最终,所有碎片汇聚成一只金色的眼睛,缓缓升空,融入苍穹,汇入诡目之中。
院长站起身,面向全体学生,庄严宣布:
>“欢迎你,进入启明之门。”
数月后,大陆最南端的渔村发生奇事。一名渔夫在海上打捞到一块漂流木,上面刻着古老文字。经学者辨认,竟是失传已久的《反奴约》原文残卷。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份残卷的内容与现今流传版本有细微差异??其中一句原为“凡压迫他人者,天地共诛”,却被后人篡改为“凡扰乱秩序者,天地共诛”。
真相曝光,举国哗然。
政府紧急召开会议,下令全面审查历史典籍,严禁篡改行为。民间掀起“寻真运动”,无数隐藏多年的文献重见天日,包括姜启亲笔写下的十三封遗书(实为预言信),其中一封写道:
>“当我成为传说,请勿将我奉为神明。若有一天你们需要靠一个死去的英雄才能坚持正义,那说明你们已经丢了最重要的东西??自己的勇气。”
此信公布当日,全国三百二十七座城市同步举行烛光集会。百万民众手持火光,齐声朗读《反奴约》,歌声传至九霄。
那一夜,诡目前所未有地明亮,其光芒竟在地面投下一道巨大的影子??那人披黑袍,负双手,立于山巅,仿佛正俯瞰着他用一生换来的世界。
而在极北孤峰的小庙里,长明灯再度燃起。
风雪依旧,庙门轻启,一道身影缓步走入。他坐下,闭目,胸口那道贯穿伤隐隐发烫。他知道,每一次意识降临人间,都会消耗一丝本源。他已经不能再频繁现身了。
“快了吗?”他喃喃。
远处,一颗星辰悄然坠落,落入庙前积雪,融化出一小片温润泥土。一朵金色莲花从中绽放,花瓣上浮现出稚嫩笔迹:
>“叔叔,我昨天在学校说了真话,没人打我。我想告诉你,我很勇敢。”
姜启伸手轻抚花瓣,嘴角终于露出一丝久违的笑意。
“够了。”他说,“我已经看到了。”
他缓缓躺下,像倦极的旅人终于归家。黑袍覆盖全身,呼吸渐弱,直至与风雪融为一体。
庙外,诡目缓缓闭合了一瞬,又睁开。
它知道,主人并未离去,只是换了另一种方式活着??活在每一次孩子挺直脊梁的瞬间,活在每一句无需畏惧的言语里,活在每一个拒绝低头的眼神中。
百年之后,启明阁已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学府。它的毕业典礼有一项传统:每位学子离校前,必须前往北方寒渊,亲手在冰壁上刻下一个字??可以是“信”,可以是“勇”,也可以是“真”。
有个女孩刻下了“醒”。
当她转身离开时,冰壁忽然泛起金光,那“醒”字脱离石面,升入高空,化作一颗新星,加入诡目的星辰阵列。
夜空中,亿万星光闪烁,宛如无数双睁开的眼睛。
风依旧吹着,穿过山谷,掠过平原,拂过万家灯火。
它带来了远方的呢喃,也带走了近处的叹息。
而在某个不起眼的村落,一个六岁孩童仰望夜空,指着那颗最亮的星,问母亲:
>“妈妈,那是不是传说中的诡目天尊?”
女人停下手中的活计,望着星空,眼中泛起泪光。
“是啊。”她轻声回答,“但他不是天上的星星,他是我们心里,永远不肯闭上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