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仿佛再次凝固。内存测试是验证芯片核心数字通路稳定性的关键一环,任何微小的设计缺陷或制造瑕疵,都可能在这一关暴露无遗。
“Walking Ones Passed!”
控制台上终于跳出了第一行测试通过的信息!
“Running Memory Pattern Test (Checkerboard)... Passed!” “Running Memory Pattern Test (Random Data)... Passed!” “Running Memory Bandwidth Test...”
片刻后,带宽测试结果也显示出来,读写带宽均略高于设计时钟频率下的理论峰值,这意味着内存控制器的工作效率非常高。
“内存测试全部通过!带宽达标!”调试工程师兴奋地转过头,对着陈家俊和林轩的方向用力挥了一下拳头!
“好!”陈家俊一直紧握的拳头也猛地一攥!这意味着“蜂鸟一号”的“主脑”不仅成功苏醒,而且其连接身体各处的“神经网络”(内存系统)也畅通无阻,工作状态极佳!
林轩站在不远处,脸上露出了赞许的微笑。他知道,这个结果的背后,不仅仅是前端设计团队的努力,更离不开后端物理设计团队和“盘古”EDA工具的功劳。正是“盘古”P&R引擎在布局布线阶段对关键时序路径的精准优化,以及对高速内存接口信号完整性的细致处理,才确保了如此优异的实测性能。自研EDA带来的优势,正在第一个核心模块的验证中就得到了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