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芯的工程师启动了测试脚本。连接的网络模拟器开始模拟出不同的无线环境,从信号满格的市区,到信号微弱的郊区,再到夹杂着强烈邻频干扰的复杂电磁环境。测试平台上的“蜂鸟”芯片开始进行模拟通话。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实验室里非常安静,只有仪器设备运行的低鸣声。诺基亚的工程师们紧盯着屏幕上实时滚动的通话质量评分和误码率曲线,偶尔低声交流几句。
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三个小时……
“蜂鸟”芯片的表现异常稳定!即使在信号强度只有-105dBm(接近接收极限)的弱信号环境下,通话声音依然保持清晰可懂,没有出现明显的杂音或中断。在强干扰模式下,芯片内置的干扰抑制算法也发挥了作用,通话质量虽然有所下降,但始终没有掉线!
四个小时的连续压力测试结束。科尔霍宁亲自查看了汇总的测试数据,眉头微不可察地舒展了一下。数据显示,“蜂鸟”的通话稳定性和弱信号下的表现,确实优于他们目前正在使用的某款主流供应商的芯片方案。
“Okay,”科尔霍宁转向下一项,“GPRS数据性能测试。Class 10,模拟不同的信道编码方案(CS1-CS4),测试在不同信号质量下的实际数据吞吐率和连接稳定性。特别是从空闲状态到激活PDP上下文的建立时间,以及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功耗表现。”
这又是一项极其严苛的测试。GPRS的数据传输对协议栈的稳定性和处理能力要求更高。
启明芯团队再次启动测试。这一次,他们不仅要展示峰值速率,更要展示在信号波动和网络拥塞(模拟)情况下的稳定性和低功耗特性。
测试结果再次令人印象深刻。“蜂鸟”不仅能够稳定地达到GPRS Class 10的理论速率上限,更重要的是,其独特的“快速休眠与唤醒”机制和低功耗设计,使得在进行非连续的、突发性的数据传输(如浏览WAP网页)时,平均功耗显着低于诺基亚工程师们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