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微内核或混合内核架构: ”林轩解释道,“相比传统的宏内核(如Linux主流版本、Windows),微内核(如QNX、或者L4家族)或者设计良好的混合内核,能够提供更好的模块化、稳定性和安全性。驱动程序、文件系统、甚至部分协议栈都可以在用户空间运行,一个驱动的崩溃不会导致整个系统宕机。这对于需要7x24小时稳定运行的移动设备至关重要。当然,微内核的性能开销是一个挑战,但这可以通过我们与‘天枢’SoC的软硬件协同优化来弥补!”
“2. 原生面向触控与图形加速: ”他继续说道,“‘北辰’的整个UI框架和交互逻辑,必须是原生为多点触控而设计的!绝不能像Symbian或WM那样在旧有按键逻辑上打补丁!同时,UI框架必须与我们的‘灵猴’GPU深度绑定,所有界面渲染、动画特效、手势识别,都要充分利用硬件加速,实现极致的流畅和炫酷。”
“3. 真正的抢占式多任务与后台处理: ”林轩强调,“未来的移动设备一定是多任务的。用户需要边听音乐边上网,后台同时下载文件、接收推送消息。‘北辰’OS必须提供稳定可靠的、真正的抢占式多任务调度机制,并且对后台应用的资源占用(CPU、内存、网络、电量)进行严格的管理和限制,防止后台应用拖慢前台体验或过度消耗电量。”
“4. 与硬件深度融合的电源管理: ”这是启明芯的强项,“我们要将‘蜂鸟’上验证成功的那些先进低功耗技术,与OS进行深度整合。操作系统需要能够精确地感知硬件状态和应用需求,动态地调整CPU/GPU/DSP的频率和电压,智能地管理外设的睡眠与唤醒,实现系统级的、全场景的极致省电。”
“5. 安全性与隐私保护优先: ”林轩预见到了未来的趋势,“在设计之初,就要将安全性和用户隐私保护放在最高优先级。采用沙箱(Sandboxing)机制隔离应用程序,设计严格的权限管理系统,防止恶意软件和数据泄露。”
第二:应用生态的构建策略——“三步走”
“有了强大的操作系统内核和底层架构,接下来就是最难的生态建设。”林轩转向负责软件的小张和负责市场的黄耀龙。
“我的策略是‘三步走’:”
“第一步:核心应用自研 + 关键伙伴引入。 OS发布初期,必须自带一套功能完善、体验优秀的核心应用,包括:高性能浏览器(可能基于WebKit内核二次开发)、强大的多媒体播放器、融合通信录与信息中心、地图与导航(需要尽快通过收购或合作获得地图数据和引擎)、以及最重要的——‘北辰应用市场’(App Market)客户端。同时,我们需要在发布前,就秘密与一些全球顶尖的、具有指标意义的应用开发商(比如顶级游戏引擎公司、重要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企业级应用开发商)达成战略合作,确保在平台发布时,就有一批高质量的‘杀手级’第三方应用同步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