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都市小说>国芯崛起:从香江到硅谷> 第193章 “北辰内核”的健壮性之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3章 “北辰内核”的健壮性之路(2 / 2)

挑战二:实时性与调度器的“极限压榨”

“‘北辰’OS必须拥有极致的响应速度!”林轩对内核团队提出的要求非常明确,“用户的手指划过屏幕,界面必须瞬间响应!来电铃声必须在第一时间响起!后台通信任务绝不能阻塞前台应用!”

这意味着,内核的任务调度器和中断处理机制,必须达到极高的实时性水准。

团队在这方面也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优化:

拥抱抢占式内核(Preempt RT): 虽然完全实现硬实时在通用操作系统中难度极大,但团队积极引入了Linux Preempt RT补丁集中的许多核心思想和技术,例如将大部分中断处理程序改造为可抢占的线程、使用优先级继承来解决优先级反转问题、优化自旋锁和互斥锁的使用等等,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内核关键路径的执行延迟。

设计面向移动场景的调度策略: 针对移动设备“前台应用体验优先、后台任务功耗敏感”的特点,设计全新的CPU调度策略。例如,为前台UI线程、关键通信任务分配最高的实时优先级;对后台任务则根据其活跃度和重要性,动态地调整其CPU时间片和运行频率,以平衡性能和功耗。

优化中断风暴处理: 移动设备存在大量的外设中断(触摸屏、传感器、基带等)。团队需要优化中断处理流程,避免在高中断负载下导致系统响应迟钝甚至卡死。可能需要引入中断合并、中断线程化等技术。

挑战三:驱动框架的“刮骨疗毒”

Linux庞大的驱动生态是优势,但其传统驱动模型(如字符设备、块设备、网络设备)的复杂性和不一致性,也常常是导致系统不稳定和开发效率低下的根源。

“我们不能直接照搬Linux的驱动模型!”林轩指示道,“我们需要设计一套全新的、更简洁、更高效、更适合移动设备即插即用和低功耗特性的‘北辰驱动框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