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都市小说>国芯崛起:从香江到硅谷> 第205章 “创世”手机的原型设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05章 “创世”手机的原型设计(2 / 2)

形态的战争: 团队围绕着“简洁”的核心理念,尝试了多种设计方案。最终,两种方案成为主要竞争者:一种是类似于后世iPhone 4的“三明治”结构,即前后玻璃面板加金属中框;另一种是更激进的铝合金一体成型(Unibody)设计。林轩更倾向于后者,因为它能带来更极致的整体感和坚固度,但其制造工艺难度和天线设计挑战也更大。

屏幕的抉择: 为了实现“正面全是屏幕”的视觉效果,团队必须将屏幕边框做到当时技术的极限窄度。同时,屏幕本身的尺寸和比例也经过了反复权衡。最终,他们可能选择了一块由夏普或三星提供、当时最顶级的 3.7 英寸或接近 4 英寸、比例接近 16:9 的电容式多点触摸屏,其表面覆盖着特殊强化玻璃——这可能是康宁公司尚未正式命名的大猩猩玻璃(Gorilla Glass)的早期版本,由启明芯战略投资或合作开发。这在当时绝对是“巨屏”!

按键的绝迹: 林轩坚持要将物理按键减到最少。最终的设计可能只保留了侧面的电源键、音量键,以及一个标志性的圆形Home键,其设计思路可能借鉴了Pioneer播放器的“灵动滚轮”但形态完全不同。(甚至还有更大胆的方案被讨论:完全取消Home键,依靠手势操作——这更符合林轩的终极目标,但技术挑战也更大。)

材质与工艺的极致: 为了达到林轩要求的“艺术品级”质感,团队在材质和工艺上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尝试了阳极氧化铝的多种颜色和表面处理效果(喷砂、拉丝),研究了玻璃面板的精密打磨和镀膜工艺,甚至探索了陶瓷、液态金属等更前沿的材料应用可能性。目标是让「创世」手机不仅看起来高端,摸起来的手感也要无可挑剔。

工程实现的巨大挑战

美轮美奂的设计蓝图,必须面对冰冷的工程现实。将如此强大的「天枢」SoC、支持全球漫游的多模多频天线、以及一块足够支撑这一切的高能量密度电池,塞进一个追求极致轻薄、并且大量采用金属和玻璃材质的机身里,其难度可想而知。

结构堆叠的“极限压缩”: 启明芯的结构工程师们,与ID团队紧密合作,利用最先进的3D CAD和仿真工具,对手机内部的每一个元器件布局进行着“微米级”的优化。主板要做多薄?电池要什么形状?摄像头模组如何放置才能不凸起?每一个细节都需要反复权衡和迭代。

散热设计的“冰与火之歌”: 高性能的「天枢」SoC在全速运行时发热量巨大,而追求轻薄和金属/玻璃材质又不利于散热。散热工程师们必须绞尽脑汁,利用热管、当时可能已出现或由启明芯提前布局的石墨烯散热膜等先进散热技术,并结合软件层面的智能温控策略,确保手机在高负载下不会“发烧”甚至降频。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