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轩的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我们的‘伏羲’AI平台,已经成功地应用于启明芯自有的芯片封装测试产线”
“以及我们与台积电、三星等代工厂合作的先进工艺节点良率提升项目中,取得了非常显着的效果。”
“现在,我提议,将‘伏羲’AI平台全面引入到华耀光电的AMOLED生产线中!”
林轩的语气不容置疑,
“我们要用最先进的人工智能算法,去重塑传统显示面板制造业那种略显‘傻大黑粗’的生产模式!”
“用数据驱动决策,用智能优化流程,用AI赋能制造!”
王东明和秦明远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和……一丝疑虑。
人工智能?应用于AMOLED生产?
这在2008年的当下,对于绝大多数传统制造企业来说,简直是闻所未闻的天方谭!
他们虽然也听说过AI在某些领域,比如图像识别或语音处理上的应用,
但将其直接用于控制如此精密和复杂的半导体显示器件的生产流程,这……这靠谱吗?
“林总,”
秦明远谨慎地开口问道,
“据我所知,AMOLED的生产过程,对工艺参数的稳定性和一致性要求极高,”
“任何微小的波动都可能导致整批产品报废。”
“人工智能……它真的能理解并控制好如此复杂的物理和化学过程吗?”
“万一AI系统出现误判或失误,那损失……”
“秦博士的顾虑很有道理。”
林轩点点头,
“所以,我们绝非要用AI去完全取代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和工艺专家。”
“恰恰相反,‘伏羲’AI平台的核心理念,是‘人机协同,智能增强’!”
“它的工作模式是这样的:”
林轩开始详细解释,
“第一步,数据采集与建模。”
“我们将在华耀光电的产线上,部署大量的、更高精度的传感器,”
“实时采集包括温度、湿度、气压、真空度、材料配比、气体流量、设备振动、电流电压波动、薄膜厚度、像素缺陷等等在内的、”
“数以万计的生产过程参数和质量检测数据。”
“然后,‘伏羲’AI平台会利用这些海量的实时数据,”
“结合我们输入的AMOLED器件物理模型、材料特性参数、以及工艺流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