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8章 县试3(2 / 2)

看完名单,大家各自回去温书。

第二场的流程和考试时间跟第一场一样,沈淮排队进考场时发现,考生明显少了很多。

县试第二场称之为初覆。

四书文一篇,孟子性善论一篇,帖经两题,算术题一题。

看到算术题,沈淮挑了一下眉毛。

算术题和律法题,都是在最后一场出现的,而且还是附加题,看主考官的意思,有时候有,有时候没有。

现在出现,完全是送分题。

沈淮笑了一下,立即写下答案,接着开始答帖经题和四书题,最后是孟子的性善论。

检查无误后,交卷。

考棚里冷,沈淮不愿多待,这次他依旧是第一批。

魏渠和王宇川四人很快出来,都说第二场题目不难,有信心通过。

结果还真是,他们五人都通过了第二场。

县试第三场叫再覆。

五经文一篇,律赋一篇,五言八韵试帖诗一首,默义《孟子.梁惠王上》篇中的关注名声、重视农业的内容,限二百字内。

考题比之前的难。

五经题出自《尚书》,“明良”之论,有何启示。

这里的“明良”,强调帝王贤明,臣下善良,二者相互配合,答题时需要引出这种关系的重要性,还要借历史典故来支撑论点。

答题思维跟四书题方式还是有点区别的,这里涉猎较广,需要从多方面来论述。

而且涉及到的层次更深。

沈淮捋好思路就下笔。

因为篇幅有字数限定,所以语言要简练,观点要清晰,论证要充分。

最后是以“桃花”为题赋诗一首。

这类型的诗,沈淮练过不少,所以也没花费多少时间。

律赋的话,格式相对自由,写起来也比较顺手。

出考场时,大家的精神面貌明显变了很多。

因为第三场的难度比较明显。

魏渠当晚失眠了,直到第二天看到自己的名字,他才兴奋的跳起来。

一直嚷着自己要凉的王宇川,通过了。

沈淮看到二人蹦蹦跳跳的样子,真心替他们开心,至于陶行简和陈观二人,在对答案的时候,沈淮就猜到他们两个会过。

果真不假。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