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知晓臣精研刑律,特命臣前来协助廷尉审理此案。”
嬴轩点头说道:
“正好,我对刑律不太熟悉,烦请赵府令在一旁为我解说一二,助我理清案情。”
话音未落,嬴轩已转向廷尉询问案件进展。
赵高愣在当地,面色愈发难堪,此刻站在嬴轩身后,仿佛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小吏。
廷尉坐在首位,见状不禁眉角抽搐。传闻公子温文尔雅、不爱纷争,今日一见,怎会让赵高如此狼狈?
赵高身为中车府令,虽无太多实权,但因深受皇帝信赖,许多建议可直达圣听,其地位实不低于九卿之一的廷尉。
而嬴轩贵为公子,却在朝堂上毫无权力,按理说此刻他只需旁观即可,意见是否采纳全凭廷尉等人意愿。
然而眼下,与廷尉平级的赵高竟屈居嬴轩身后,全场气氛顿时为之改观。
短短几个呼吸间,整个律刑司的主导权尽归嬴轩所有。
如今,他才是真正掌控此案之人。
这一番角色转换,连跟随在侧的张良也忍不住赞叹。
他对嬴轩的目光又多了一份敬意。
简单问询后,嬴轩已大致掌握案情。
线索早在那位**侍女处断了线,廷尉毫无头绪,能做的不过是将她近期内接触的所有人悉数拘押审问。
经过昨夜彻查,这百余人已被排除大半嫌疑。
廷尉的话语间已显出放弃之意,只求自保。
刚才与赵高交谈,也是希望赵高能在皇帝面前美言几句,至少保全家人平安。
赵高还嘲笑他太过紧张,皇帝不过说句气话罢了,哪会真这么做,否则朝中官员岂非人人自危,谁还敢为国效力?
嬴轩听完面无波澜,只是一瞥面前的中年男子:
“这位又是谁?”
廷尉微微一怔,随即急切地介绍起来。
“这位便是屈家长者!此次案件里有人涉及他的长子,得知此事后,屈家长者明辨是非,主动将长子送来,让他坦白一切!”
嬴轩顿时想起。
屈家!曾经楚国三大权贵之一!
他们曾能与楚王抗衡的存在。
未曾想现在也被始皇的政策迁至咸阳。
嬴轩刚要开口,旁边的张良忽然靠近,在他耳边低语。
“公子!那年轻人身上也有断魂桥!”